一个人只有自己成全自己,才能活成想要的模样。
之前在看电影《狗十三》的影评时看到网友评论的一句话:“成长是一场谋杀。”结合影片剖析后发觉,的确这样,主角李玩刚开始有多倔强最后就有多妥协,改变她的不是自己而且家庭,原生家庭的因子在她身上提现的淋漓尽致,最初的反抗到后面的挣扎,直到最后终于变成了一个大人,变成了她父亲希望她成为的样子。
我相信电影里的主角李玩不仅仅代表一个人,而且代表了一类人,她代表着大多数在中国家庭教育式下成长的一类人,这类人往往脱离了自己,变得物化。
距离看完影片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今天在听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音频时又想到这种成长,想到父母子女,想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会有多大的影响。
此刻静下心来想想,仔细回味了一遍自己的成长史,我是个极度不自信的人,二十多年来自卑从没有脱离我而去,直至现在也是,很容易自我否定,当别人夸赞自己都觉得不可置信,为什么会这样我问自己,心底深处的回答是:“我不配”
得到这样一个答案后说不出的难受,明明也不是很差劲的人却打心底里自卑,于是我便回溯源头,原因来自于三点:原生家庭的因子、大环境的影响,自身的逃避。
自己成长在一个普通家庭,典型的中国式父母教育,父亲大男子主义根深蒂固,母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记忆里母亲从不会管我上学教育这一类的事,从来都是父亲一手操办,他选择什么我必须无条件去服从,就好比电影里李玩父亲对她的安排一样,从不会问我意见,感不感兴趣,也曾因为报考学校反抗过过几次,可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于是从小到大都是或者被安排好了的生活,乃至上学、工作都是按部就班,即使自己从不喜欢也无法改变。
从小父母便告诉我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不准跟人打架,不准惹事,要做个乖乖女,事实证明我的确很乖,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内向沉闷的性格,以前的自己胆小怕事,就连上课回答个问题都会紧张的要死,更别提踊跃发言了,记得上初中那会儿常被男同学欺负,起外号或者怒骂,那时候的自己只知道有事汇报老师,可是老师从来都是不管不问,就是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差,所以从不被关注,座位安排在最后,就好像成绩差就该接受此殊荣,于是本身内向沉闷的自己变得更加自卑了。
我一直都是个内心戏颇多的人,想法大多不切实际,而且属于幻想派,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回应的某些东西会在幻想世界里被满足,对于自卑胆怯这件事也有努力去改变,可是最终都将自己困在一团乱麻中动弹不得,后来索性选择了自暴自弃,承认并接受了这个事实,性格本身就不好,缺陷本来就多,美好的东西都是别人的,你就是一个不被肯定自卑的小孩,如此也便有了前面的“我不配”
现在再想想好像一切都有了答案,原来造成现在这样的自己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成长过程中从没人告诉我你要活的像自己,要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更多的是你要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活成我们眼里的你,还真是可悲。
现在的我并不对我的父母感到愤恨,我感激他们,感激他们生我养我带我来到这个世上,同时也理解父母,他们都是经历过贫穷困苦的人,没有读过几天书,更别说见过什么大世面,在父母眼里讲我们抚养长大,供我们读书工作已经是最大的极限了,与他们而言,这样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如此我还能去苛求什么,还能忍心去责怪父母美其名的“为我好”麼?
其实说这么多,最重要的是想说任何一种性格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所以要学会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思考为什么,去寻找答案,找到自己,再去突破自己,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
成年后的我们不再是以前那个事无巨细被安排的我们,现在的我们有权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有权去杀死以前那个胆小怯弱的自己,让自己真正变强大,活成自己并像自己。
我们无法决定前十几二十年的人生轨迹,可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一生都将如此,倘若你跟我一样是个自卑的小孩,从小深受家庭和大环境的影响,我希望你能变得勇敢些,学会与过去的人与事握手言和,学会同自己和解。
成长虽然很不易但至少也很有趣,我们这一生都在追逐,追逐自己追逐成功,哪怕从前的你不优秀不美好也不要因此感到失望感到悲伤,一个人的成功是没有及格线的,我们很难去界定别人是否成功与否。
我心目中的成功,是能够摆脱他人的期许,在找到真正自己之后,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罗曼罗兰说过:“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现实以后还能够继续热爱生活。”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真正去改变,做一个自信有力量的人,敢于去剖析,敢于去突破。
一个人的成长最终需要自己去成全自己,靠自己的力量去化解从前的痛苦,去抵御时不时而来的伤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去成长,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与想要变成的自己靠近。
成长的本质是向内生长,不管以前如何,希望以后的你能够在成长路上不断探索完善自己,做个善良美好的人,余生多爱自己,活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模样。
以上内容,愿与君共勉之,成长虽不易,但你就是最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