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这本书的内容和题目有一定的联系性,首先明确一下什么叫暗时间:即思维思考运作的时间.
作者一定是读过<<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的,其余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作者思考一个问题时去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在此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的思考论证的过程,及最后的书写分享和继续循环,就像此刻我再写这篇的文章一样.
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
主要讲述的为计划的分解,坚持及选择.大部分的人都是短视的,需要获得及时的反馈,才能继续坚持,不然就会出现焦躁不安,自我否定等一系列问题.这也是目标分解的意义所在,毕竟长久的坚持是难能可贵的,而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延长我们坚持某些事的时间更加有可行性,也更加容易让我们达到目标.至于选择,人生就就是不断的做选择的过程.选择需要牺牲的是我们的时间.有时候因为自己认知的界限而无法及时做出选择.会导致再此分叉路口的时间被拖延浪费掉.这相对于选择任何一种都是失败的行为.我们应该能想到最坏的情况,即使不能立刻分析做出选择,也要订立下"死期",还是无法选择,那说明任何一个选择都是可行的,尽管尝试就好.
如果有效的记忆和学习
是否记住某些事情在于在用到的时候能否被回忆出来,而我们回忆是建立的一定的触发条件的基础上的,对于同样一件事情,我们越是和外部条件关联及内部思维扩散到更多的点上去,越是容易在遇到该点的时候触动神经逆推到相关的记忆上.而学习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记忆性学习,和上面学的类似,一种为思考性学习,这里不仅仅需要我们能知道这种原理,还要能自己进行思考,分析,推理和规约.
亲身经历才能明白?
亲身经历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过程,我们的接触的刺激点更加的多而且全面,相对来说更加容易理解一件事.但是亲身经历也有其片面性,会导致我们认识到不一定真确的结果.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每件事都亲身经历.我们要快速的体会和学习,需要一个反向的过程,即从内在开始从而影响到身心.如何从内开始?学习前人的经验,思考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再未来的过程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修正它.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视觉错觉到偏见
我们所做出的判断无非是在我们已经得条件下,通过思维做出一定推理后的结果.而如果推理的过程都是严密的话,那么得出的结果就仅仅取决于我们所认知的前提条件.但是我们所知道的前提条件就一定是所有的需要的前提条件了嘛?从普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的认知都存在局限性.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见识,才能使自己的判断相对正确.
书中还有一些论点我就不一一讨论了,简单说下这本说的意义吧.这本书是一本鼓励你进行思考和写作的书籍,其余的都是作者再此条件下的衍生品.即作者自己平时思考后的纪录.也可以作为一种发散性的文章去阅读,如果对心理学和数学感兴趣的可以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