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妈不到我那里去,我就不回来。"大姐从城里带孙女回老家,一是趁我也在家,接妈去走动走动。"八十多岁,去干什么?这么大岁数,哪里都不去麻烦。""一下子死不了,你放心。"每次回家,妈总要交代后事,"你交代好几次了,即使升天堂,我大老远也不一定在场。"生死,母亲早己看淡,"你不怕死?"有时讨论"有什么好怕的,每个人都要死,活岁数大了对后人不好,而且谁有我的命好,政府的福也享了,不做事每个月还有钱发;儿女的福也享了,飞机坐了,就是没出国,该吃该玩的你们都带我享受了;社会的福也享了,多少年想做就做,不想做也没人催你,值吧?死也死得过,每个人都要走的,有什么好怕的?"母亲的豁达也给了我坦然,用她喜欢的方式陪陪你。
老小老小,老人和小孩一样,不是用你以为的方式对待他,而是以他自在的方式才能接受得到。
"你们以后再不要买东西给我,我不喜欢吃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吃粥饭吃菜就不吃零食了。"回家一次就是清理我们自己以为好的蛋白粉,钙镁片,燕麦片……"叫你们不要买你们要买。"扔东西有时要偷偷的瞒着母亲,在她眼里扔东西浪费是要遭天雷的。"那以后就不买东西,你自已想吃什么就叫他们上班的人帮忙带,吃多少买多少。"生活在物质缺乏的年代,有东西剩是安全感的保障,即便知道现在的年代足够方便。
"钱也不要,我老人家身上不能多放钱,糊涂了,而且他们几个也经常回,你放心。"母亲听我说要回广州"把孩子要培养好,自己也是有家的人。""我不要你担心,在外面走南闯北快三十年,什么时侯让你操心过?"
"你看我在家多好,总有人来我家坐。"四五邻居坐在大厅里,说的什么,母亲断断续续拼湊才插一两句,"你笑什么?我们说什么你好象听懂了。"有时邻居会调侃。
五十岁,在母亲眼中,依然有那份叮咛,只是不象年少时怼她老人家"啰嗦"。
亲情,念亲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