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又是有新鲜事的一周。
我和仲肥两个人入会了一个“神秘组织”—EAAEE(Équipe d’Accueil et d’Amitié pour les Étudiants Étrangères),第一次有这样相似的概念大概是在我们的学生群里,当时法国这边的带队老师发了个链接。又在底下解释说,这是与法国老人练习口语交流的网站,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当时的我们正在被学校注册、缴电费燃气费、办银行卡、办电话卡的一系列事情搞得焦头乱额,那个网站我连点开都没有点。
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感觉生活也在从杂乱不堪之中逐渐走向秩序,就像厨房台面上“错落”的调味品,总要慢慢地去码整齐。我们渐渐从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去想、要去做,到逐渐趋向平静重复。
有时甚至还在想这样的生活会不会太枯燥乏味了些,但很快又把自己否定,或许也只有波澜不惊之中才会有更多的小确幸吧,毕竟我还是不想生活中有太多的小意外。
幸而我有一个室友,恰好她的好朋友是一个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的女孩儿。说实话我们两个都很羡慕她的好奇心,很勇敢的提出问题,而且一直拥有着对所有新鲜事物的热情,她就像是永远不会累一样一往无前的探索着。
而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她的相反面,很多时候享受安宁平静,疲于探索发现。如果没有这样的好朋友的室友,我可能这辈子都和这个组织无缘了。
周一我的室友没有课,她上周三从那里回来之后就嚷嚷着下周一一定要自己去一次,但是到了周日晚上有犯懒的犹豫,毕竟那地方离学校很近就意味着离我们家很远,休息日“出远门”确实很需要勇气,她和我发牢骚的时候我就随口说,不想去就不去了呗,这倒像是顺了她的心意,当时她满口答应。
第二天早上看手机的时候,才发现昨天睡觉之前她又给我发了微信,说明天一定要去,要做一个行动力强的人!于是好,我就是这样被动行动力强了起来。
我们就是这么一个带一个的,相继加入这个组织。每周的周一和周三下午都可以和法国的老人一起聊天,还有专门给初学者准备的课,平时还有晚会、烹饪、分享书籍、看电影之类的活动,但我们主要还是以和老人聊天为主,毕竟我胡乱的用着动词变位,还有她们帮我们纠正,在犯错误之中学习能记得更牢应该是真的吧。
这里我也得很感谢仲肥,要不是他总是用一种很“巧妙”的方法督促我说话,可能我就去那儿当哑巴了。他还得和老人把话题引到我的身上,以至于我不得不去讲述自己去德国的旅游经历、描述我的本科专业心理学,还要讨论关于“内向害羞的人”的深奥问题......虽然我可能会因为老人她们说了一句“我没明白你的意思?”而当时一下紧张的脸红脖子粗,但是有一句“别急,慢慢说”的安慰,我也能沉沉心去重新组织一下语言。
这样的几个小时下来最明显的感觉就是,饿的快,感觉像是去做了剧烈运动一样的饿,毕竟不停的做听力练习,还要说话,又不能像说中文一样不过脑子,一下午下来就是身心俱疲,临走的半个小时我总是处于离线状态,但是走出去的时候又觉得很充实,下午的阳光很暖,羽绒服也可以敞开了。
这里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可能是来读硕士博士,也可能是和我们一样的初学者。与那些和我们一样初学者的留学生聊天的时候就觉得更自在,好像就不用再担心自己说错,因为我们都会犯错啊。
我和我室友用中文传小纸条的时候,他们还会有人问我们怎么写的那么快的,这时候总是莫名的自豪,觉得自己能掌握这样一门复杂的语言和文字。早上出门买菜的时候不知道说到什么,就提到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们在很努力融入这里的文化和生活,却从来没有想忘掉、丢失属于我们的、独一无二的历史和文化。来了法国之后我才开始看白鹿原,甚至有些后悔自己当时在中国的时候,有纸质书却不知道珍惜。
我们大概知道下周的语法点是条件式过去时,可以表遗憾惋惜,生活就是这样充满未知和机遇,每一件事情、甚至每一秒的心情都对未来的某一件事的发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不想留下遗憾,就要战胜怠惰和胆怯,也变成一个行动力强的人吧。
记得我的一整个高三一直到TEF和面签,我的手机屏保都是同济大学高材生王春彧说的一句话:“执行力胜过一切。”现在依旧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