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甚至他们的人生都与珠穆朗玛峰,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较劲”。
比如,他们会仔细的观察天气情况,无论是气温风向还是雨雪等天气情况,都是他们所关注,并且记录的内容;
比如,他们会不停着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锻炼着自己的技术技能,以待气温条件合适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去探索珠峰;
比如,他们的工作其实很单调,天气不好就休息,天气好了就测量很多方面,什么水准测量啊,什么重力测量啊等等,而且这种工作一做就是很多年。
这群人的名字就叫做攀登者,是的他们就是中国测量登山队,他们的使命就是征服这座山峰,测量珠穆朗玛峰的高程。
攀登者

前年国庆档有一部很受关注的电影,叫做《攀登者》。
讲述了1960年,当时新成立的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了冲刺,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国家什么资源都缺乏,但还是凭借着一腔热诚去完成这个被称为不能完成的任务。
当时珠峰的北面在我国境内,而要测量珠峰的高度就需要从北面入手,但北面呢,山势陡峭行走困难,再加上都是皑皑的白雪,别说行走了,用眼睛都看不到边际。而要从这里登上珠峰,留下影像资料,难度可想而知。
测量经验没有就马上开始学习,身体素质不行就马上开始拉练,设备能力不足就用人力来代替,一个个困难出现了,但更多的困难被解决了。当时登山队确实是因为经验不足,导致了虽然登上了珠峰,但却没留下影像资料,不被其他各国所承认。15年后,方五洲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着一批新的队员重新挑战世界之巅,在珠峰的顶上留下了属于中国人的印记。

这是一段很悲壮的历史,却也是一段很值得纪念的历史,随着电影的热播,中国登山队这个很沉默的群体,终于进入到了大家的眼中。
珠穆朗玛日记
而这本《珠穆朗玛日记》,就是一部2020年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的真实记录。
作者王少勇老师是2020年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的前方报道组成员,和测量的登山队员一起驻扎在了珠峰脚下,一起工作一起努力,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
作者用日记的方式回顾了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
这里有测量珠峰的全过程,以及一些技术手段的普及。
比如国测一大队负责的是水准测量,先是检测出一等水准网,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珠峰地区的二等水准测量,然后一直延伸到珠峰大本营的水准基点。然后再以这个点为基础点,通过三等水准测量,高程导线,三角高程测量,跨河水准测量等方式,汇总到珠峰脚下的6个交汇点……
各个大队最终把自己测到的数值汇总起来,进行综合计算,最终确定珠峰的精准高程。对珠峰测量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从这里得到最基础的专业技术知识。

这里有登山队员的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英雄们普通人的一面。
众所周知,登山队员为了完成测量工作,一般都会在珠峰下面待很久,这么长时间换谁都非常想家。
而他们和家人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视频连线,以及语音通话。咫尺天涯,我能看到你却不能感受到你的体温。但队员们都是乐观的,他们从没叫苦叫累,也没说过什么抱怨,在家人面前,他们是普通人,但是在珠峰面前,他们又成了那个无所不能的英雄。
这里有关于珠峰的一些自然景观,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珠峰。
比如绒布河,下方是深深的河谷,后方是一个冰啧湖,湖水还结着冰。站在这里前方就是珠穆朗玛峰,可以看到河面泛着蓝色的光,那个遥不可及的珠峰瞬间就像是在我们眼前一样,那么近,仿佛触手可及。

最后
这些英雄们的成果其实我们都知道了,12月8日,习近平主席宣布了珠穆朗玛峰的高程为8848.86m。
这个看似简单地数字背后,却是几代测量人员的付出,作为共享到这个全人类财富的人,开心爸爸真的想对他们深深鞠一躬,然后说: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