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著
心理疾病从轻到重可以分为三类:神经症,如抑郁症,强迫症、社交焦虑症等;人格失调,如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边缘性人格障碍等;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五岁之前的人生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一个人的人格在这一阶段被基本定型,如果儿童在这一阶段遭遇严重创伤,他就会埋下患病的种子。
一些精神病患者到了成年才发病,但其患病基础一般可追溯到出生后九个月,他在这一阶段没有得到父母的呵护,他的病情可以用数种方法缓和,但几乎不可能治愈。人格失调的患者被公认是婴儿期得到完善照顾,但从其九个月到两岁时未能得到很好的呵呵,因此他们的病情虽然比精神疾病轻微,但仍相当严重,而不易治愈。神经官能症患者责被认为是幼儿期受到妥善照顾,直到两岁之后才因故受到忽视。所以一般认为神经官能症情节最轻也最容易治疗。
神经症的症状本身不是病,而是治疗的端……,他是来自潜意识的信息,目的是唤醒我们展开自我探讨和改变。患者有持久的心理冲突,并为此深感痛苦,但其戏剧性的症状常缺乏明显的现实意义,而且没有任何可重视的器质性病变基础。虽然患者为神经症的症状痛苦不已,但这其实只是一个象征,问题的核心在于患者的一些创伤体验,这些体验主要产生于幼年发生的一些创伤性事件。这些事件对于严重缺乏人格力量的小孩来说,是不能承受之重,如果直面它会遭遇心理死亡或是指死亡。所以幼小的孩子会发展出一种特定的心理防御机制,扭曲创伤事件的真相,将其变得可以被自己所接受。从这一点上讲神经症是一种自我保护力量。同时,当时的创伤体验就会成为一个“脓包”,压抑的潜意识中藏起来,等长大后再一次遭遇到童年类似创伤事件,就会触动潜意识中的“脓包”,并最终表现出相对应的神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