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36】
这两天看了一本书,感觉其中一大半都没看懂,书名叫《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本普通的大学教材。
为什么这么难呢?因为以前的底子太薄弱了呗。从上学的时候开始,“数学”就一直是我的弱项,印象中高中以前的数学课还比较好混,高中以后难度一下子就提升了,从此我就被这门课程反复“吊打”,开始了暗无天日的日子。不幸的是有着和我一样惨痛经历的人貌似还不少,所以前两年微博上才冒出了一个“数学滚出高考”的热门话题,不过最后起哄的人群大都“自取其辱”了,因为获“点赞”最多的一条回复是:别闹了,“高中数学”就是用来把你们淘汰出局的。当时看完后就两个字:心塞,虽然我自己其实并没有去凑这个热闹。
后来大学里仍然开了数学课,不过我几乎都没有好好上过,反正也听不懂。之所以长期坚持去上课,不过是为了那几个学分和当时的任课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搞笑段子。幸运的是最终期末考试还一次性通过了,学分顺利到手,这也一度让我对大学里的考试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据说人到了一定年纪以后就容易发出类似的感叹:当时要是再多读点书就好了!大概我也已经到了这个年纪,所以脑子里时不时地会冒出这种想法。毕业之后,我以为这辈子再也不会碰一本跟“数学”有关的书了,毕竟当年差点为此留下了心理阴影,没想到在离开学校多年以后,最近居然重新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可见在很多时候,人确实是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
之所以重新引发我的兴趣,或许是经过这么多年,我终于意识到“数学是认识世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这话的含义。且不说它几乎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光是其中一个分支的“统计学”,应用范围几乎就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更不用说博彩业、金融业、计算机行业这些现代社会的热门行业,都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且我发觉在很多时候,“数字”似乎比“文字”“诚实”多了,文字很容易“说谎”,一个简单的字词顺序的调换就可以立马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比如你肯定听过的“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故事。而数字却是足够直接足够坦白的,是多少就是多少,一目了然,童叟无欺。就像学生面对高考成绩的时候,就像运动员面对比赛结果的时候,就像减肥的人面对体重秤上的数字的时候。
并非所有的改变都只会带来好处,但人生总需要更多的惊喜。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接纳吸收新鲜的东西,甚至可能是曾经招致厌恶和反感的那些,或许在不经意间就已经拓展了自己狭隘的身心。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