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现在开始,建立你的操作系统吧!》里面我们讲过:
我们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通过完善和锻炼自己的大脑操作系统,让自己的操作系统不断迭代升级。自我的操作系统不断升级,会大大地锻炼我们的大脑皮层;而一个人拥有一个聪慧的大脑,就能够获得更大的核心竞争力,结果上也会获得更大几率走向成功。
而李笑来老师认为,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分为3层:
1.最底层是概念以及其关联;
2.再上面一层是价值观和方法论;
3.再往上就是践行。
在笑来老师提出的这套大脑操作模型系统里面,概念以及各种概念之间的关联毫无疑问是最底层而且也是相当核心的基础。只有当我们的大脑操作系统里面都是正确的概念,并且正确的概念之间互相联系发挥作用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成为“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概念”呢?
网上查阅互动百科,定义是:概念(Idea,Notion,Concept)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还会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
就是说,“概念”就是人们对感知到的世界上的形形色色事物的本质特点的概括性总结,而且概念是具有迭代的特性的,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自我迭代、升级演变。
例如,“燃素”这个概念就经历了升级迭代。
用火是人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让人类从此多了一种改造自然的途径。但什么是火,火的本质是什么,直到18世纪人们才对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燃烧问题一直是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们发现,在燃烧的过程中有火焰迸出,而燃烧后的木柴质量会变轻,于是推测再燃烧的过程中有东西离开了燃烧物,人们又推测这种东西应该事非常容易燃烧的物质,于是有燃素说的基本想法——在燃烧过程中“跑掉”的东西后来被称为“燃素”。
同时在研究燃素的还有另一个人——拉瓦锡。拉瓦锡从1772年开始研究燃烧问题,他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在物质燃烧前后进行称重。1774年,拉瓦锡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加热锡和铅,两种金属表明出现了一层灰,而金属灰的重量要比原来的重,但他还发现,整个容器在加热后并不好变得更重。他推测,金属增加了重量,说明空气中必定失去了重量,若空气失去重量就会出现真空。果然,当他打开容器,空气马上进入了容器,容器的重量立刻增加了。这个实验说明,金属的燃烧是化合的结果。
1790年,拉瓦锡建议将“最宜于呼吸的空气”命名为氧气。大量的实验表明,燃烧现象是一种氧化现象,于是拉瓦锡开始向燃素挑战,最终推翻了“燃素”的概念,并且更新提出了“氧化反应”的新概念。
所以你看,从“燃素”到“氧化反应”的升级迭代,背后反映的是人类对于事物的固有思维的改变和认知的升级。注意,这里的是“固有”的思维,就是说一提到对应的概念,大脑就会自动的反应出对应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理解。
这个简单来说,如同你用时光机穿越回去18世纪之前,你和人们说起“燃素”这个概念的时候,他们的固有思维就是:哦那不就是在燃烧过程中“跑掉”的东西嘛!
而回到现代的社会,你和人们谈起“氧化反应”的时候,人们的大脑就会自动思考:哦那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嘛!(初中生都懂。。)
所以到这里,我提出了自己对“概念”的定义:
概念:就是人们对世界上感知到的事物的自动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而且这个思维模式和认知是可以升级迭代的。
例如我现在提出“自行车”的概念,普通人的脑海之中就会浮现出“前后2个轮子,中间车身铁架,有把手座椅脚踏的物体”是吧?这个就是我们一般人的大脑对于“自行车”的理解。但是,不同层次、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学识的人会对“自行车”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普通的生活在小山村落里的人对自行车理解可能就是“前后2个轮子,中间车身铁架,有把手座椅脚踏的物体”。
对于生活在一线大城市的人来说,目睹了满街摩拜、ofo共享单车之后,有了这样的经历,对于“自行车”的理解可能是:“前后2个轮子,中间车身铁架,有把手座椅脚踏的物体。而且是可以用来共享使用的,共享单车应该成为常态”。
而对于专业的自行车赛车手来说,自行车就不仅仅是“前后2个轮子,中间车身铁架,有把手座椅脚踏的物体”了,而且应该是“拥有纳米碳纤管材,从物料选用、力学科技与制作工艺均能达至完美的平衡。并且拥有简洁的车架设计、精确的造工、以及夺目的车花等等的艺术品。”
可见,人和人之间确实是存在差距的,而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各种各样“概念”的感知也是千差万别的。也许正是这样,才造就了各种各样的人,形成了繁华的大千世界吧。
幸亏,笑来老师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概念是可以更新迭代的,有些概念甚至可以抛弃不使用,例如“坚持”、“抱怨”等等。而事实上证明:我们的概念确实是可以不断迭代升级,从而使我们变成更加优秀的人的。
说到这里,我有一个成长变得优秀的方法论:
(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出周围优秀的各行各业的精英,分析他们的思维底层对各种事物感知的概念是怎样的。接着对比自己对相同的概念感知是怎样的,然后去模仿学习精英们的底层概念,从而将自己的各种概念升级迭代。
具体操作流程可以是这样的:
1.利用网络寻找知乎、百度贴吧、新浪微博等等上面的名人大神;
2.持续关注他们,然后用软件或者笔记本记录下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和理解。
3.分析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和理解。
4.另外再用软件或者笔记本记录下自己对于同样事物的看法和理解;
5.分析对比自己和名人精英的差异,假如是精英们的理解更加合理深入(一般是这样),就果断更新学习精英们的概念,落实到自己的底层思维操作系统里面。
6.不断循环,运用元认知能力思考,不断迭代升级更加优秀的概念。
例如之前我根本就没有注意力>时间>金钱的概念,认为金钱最重要,结果做什么事都是想着省钱,宁愿挤公交都不打车去目的地。而当我了解到笑来老师的注意力>时间>金钱的概念后,认为它确实有道理,就果断抛弃了自己之前的概念,更新了笑来老师更好的概念。现在,我要出远门,一般都是直接滴滴打车了,虽然贵了些,不过起码能省出更多的时间来写文章呢!
目前,就是我对于“概念”本身的理解。我还会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这个“概念”的定义的。人生路漫漫,每天都要有进步!
最后,我想留下几个问题,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思考,得出你自己的答案。欢迎评论留言,分享给大家,让更多人看到你的思维~
问答:
1.你对于“概念”本身的理解是怎样的呢?
2.你周围有哪些朋友,你觉得他们对事物感知的“概念”比你优秀呢?具体是哪些概念呢?
3.你有什么方法能够更新迭代你自己的各种“概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