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合作,比如合伙做生意或者做项目,同学间,朋友间,老乡间,战友间,同事间……大部分结果都是项目失败,大家彼此反目,有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为什么这种现象会发生,暂且不深入讨论,单就如何合作的问题,我谈点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合作的前提是信任
在首席架构师培训班的最后,杨众筹会说一句话“建议同学们半年以内不要合作”。因为大家学习中国式众筹,有热情,有动力,有资源,很容易去促成众筹项目,但是对于合作我们还缺一项,那就是信任基础。
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彼此相识之初,大家都是带着面具,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只有通过一定的时间,经历过一些考验或者细节的人性验证,才能对一个人有个判断。上面说的老乡,同学等容易合作是因为彼此熟悉,但熟悉不等于“认识”,不一定酒醉三生的朋友是合作的对象。所以信任的基础是在熟悉的基础上经历事,在不熟悉的过程中通过细节判断人,然后经历事。
判断一个人,我的建议是:年长者不要看他在事业顶峰时,反而是在事业低谷期;年轻人看他的格局,魄力,胸怀,以及对人品进行判断。
简单地说:彼此看着顺眼,是合作的前提,合作者清浊自知。
合作的基础是等价
这里说的等价,是指能够提供彼此对等的价值或者资源,最好是资源的互补。
合伙做生意或者股份制,里面的大小股东结构不同。
一部分都是小股东只出钱,没有决策或者经营权,只分红不参与运营。由于经营信息不可能完全透明,运营周期长等因素,会使小股东慢慢的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所以,长期会累积一定的矛盾,最后导致小股东退出,大股东股份赎回,一拍而散。
另一部分是大股东只出钱,小股东中有项目经验的去运营,大股东不太过问具体细节。这种情况赋予了小股东很大的权利,如果分红政策没有达到小股东的预期,为了体现多劳多得和相对公平,他就会用手里的权利从项目中谋私利,最后被发现后,导致合作破裂。
因此,最好的合作就是彼此能够同等的去交换资源,实现价值互补。也相当于努力的去营造一个圈子,进入圈子的人要能够提供相对平等的价值,否则不能提供价值的人,即使进去了,也会慢慢的被孤立出去。
合作的结果是共赢
人性决定了我们在合作时,考虑大家都是有私心的。如何能够实现共赢,用中国式众筹里面的一句经典语录“合作项目的成功,关键就是大股东让利足够多,小股东的筛选足够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核心诉求,舍得和利他是合作成功的前提,然而不可能对于所有人我们都去舍。一是要有个时间点,付出到一定程度,还没有合作的意向,那就得退出,因为你的诚意不被对方珍惜,没必要合作;二是合作中必然有矛盾或者摩擦,这个过程需要彼此包容,真诚沟通,方能够真心的赢得合作方的尊重,尤其是项目出现问题的时候,以理解替代指责,以微笑代替愠怒。
利益分配时,即使按照约定自己都应得的,但仍主动多给合作方一点总归是好的,其中的奥秘只有做过类似事情的人才能体会到。
互助,共享已经成为了当下新经济形态下的商业文明,合作则是最好的互助与共享的表现形式。未来是打群架的创业时代,如何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简而言之:去为自己布局合作的基础,选择可以合作的人,合作生态体系有了,其他的都不用愁了,早晚都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