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启文
作为父母是否有过把自己人生的遗憾嫁接到对孩子的期望中?
是否有过因熊孩子的成绩上下而操纵你的的神经系统?
又是否因熊孩子的行为永远偏离你设定的轨迹而操碎了心?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现如今,没有一个工作岗位是不用考试的。教师要考教师资格证,会计要考会计师证,医生要考医生证。
承载孩子教育千秋大任的父母,居然可以无证上岗,而这份事业却是为人父母今生最重要的,它胜过金钱,胜过名誉。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
对于孩子未来是否幸福的关键在于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承担者是妈妈。
相信每个妈妈都努力想做个“好妈妈”,但“好妈妈”的标准的什么?又怎么做到呢?《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可以给你明确的解答。
作者认为,好妈妈必备的三个标准:一是给予孩子适度的爱,二是有个好性格,三是具备终身学习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本育儿圣经寻找答案。
好妈妈能给予孩子适度的爱。
相信每个妈妈都是爱自己孩子的,但基于适度、理智的爱才是“真爱”。
作者启文认为,
不过分溺爱、不密封控制,了解孩子才能给予适度的爱。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这也是父母给自己最可怕的礼物。
书中讲述一位63岁的父亲,无奈在《新华每日电讯》上刊登的文章验证了“过度牺牲”是一个家庭的毁灭。
在这个农民家庭的5代人中,有幸终于出了一个大学生,一家人很是为之骄傲,荣耀无限。
父亲第一次送儿子上大学时,不舍得儿子受累,即使一把年纪了,还将沉重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上,儿子只是轻装上阵,大步在前。
到校门口时,父亲不小心被地上的铁丝绊倒,儿子非但不关心父亲是否受伤,还嫌弃的拉了下父亲的胳膊说,不要给自己丢脸。父亲顾不上自己膝盖的疼痛,只能快速的爬起,将行李扛到肩上,继续向校门里走。
父亲的心里又恼又失望,为了这个所谓的大学生读书,16岁的妹妹辍学做了保姆供他,一把年纪的父母几乎给人家跪下,才争取体力活挣钱供他,生病也不舍得花一分钱。
凝聚着全家人希望的大学生,却把家人的付出都看做理所应当,只会不停的索取金钱,给自己、也给女朋友花。
父母很疑惑,自己的辛苦付出怎么会养出这样自私的儿子?
作者认为:
过度“牺牲”只会培养出没有良知的孩子。
2020年8月10日,《中国新闻周刊》对大连13岁男孩奸杀10岁女童的案件宣判进行报道。法院判处被告人向当事人公开赔礼道歉,民事赔偿128万,进收容所教养三年。
一个13岁的孩子,天使般的年纪怎么会做出如此恶毒、没有人性的事呢?
经调查,这个男孩平时在小区的的影响就很恶劣。经常尾随年轻的女性,对女性动手动脚,强行搂抱女孩,小区里的女性都很害怕他,甚至还被受害人上报到警察局。
对此,家长从未正确对待过孩子的过错,没有意识到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也没有及时修正孩子的错误,只是一味地袒护,还坚持说是别人“诬陷”。
这样劣迹斑斑的孩子,绝不是一出生就形成的,是在父母一次次的包庇、溺爱中偏离到罪恶的行径中去的。
作者指出,
过度的溺爱、包庇,对孩子而言,只能是一剂毒药。
好妈妈一定得有个好性格。
作者认为,
衡量一个妈妈是否是好妈妈,关键看性格。
毕淑敏说过:“孩子的成长,首先是从父母身上确认自己的存在。如果连最亲的人都不顾孩子的尊严,否定孩子的价值,难么孩子是无法看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的。
最近广州的一则新闻上了热搜。
11岁的孩子因近作业不太认真被老师通报给了妈妈,妈妈听后怒火中烧。
随后,在校门口一看到放学的儿子就开始数落。
孩子先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妈妈却越说越来火。孩子一句:“我成绩好,不用做作业。”彻底激怒了妈妈。
于是乎,妈妈为了“惩罚”不知悔改的儿子,不管不顾的在公交车上将孩子的衣服扒光,只剩一条内裤和一双袜子。
甚至,怒气冲天的下了车,只留下光着身子的儿子,独自一人面对一车人的拍照和嘲笑。
直至被送进派出所,孩子一句话都不说。
不能控制情绪、伤害孩子自尊的妈妈,定会给孩子的一生蒙上阴影。
斯宾塞指出,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世界,是要靠自尊来支撑的。自尊可以带给人们自信,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大家都知道现代大文学家胡适,他的代表作《我的母亲》中就讲述了他的成就与他母亲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胡适说:“我的母亲气量大,性子好。
如果我习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一点点接人待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从胡适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其母是一位脾气很好的人。
在胡适12岁时,母亲为了他的未来,要求他独自一人去上海求学,直至成年、成名,母亲好性格对他的影响一直都在。
而享誉世界的作家海明威,在他童年时代特别憎恨强势性格的母亲,曾和母亲对抗也不屈服。
为了摆脱母亲的影响,他远赴意大利战场,又到非洲探险,一生结过4次婚,在62岁不能正常行走时,选择了用枪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可见,妈妈的性格就如同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这孩子的一生。
只有让孩子沐浴在阳光下,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好妈妈必备的终身学习力。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作者认为,
学习是妈妈应该长期进修的一门功课。
作为妈妈,必须得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给自己养分的同时也给了孩子榜样。
书中介绍,歌德是德国伟大的诗人,他多才多艺、知识广博。人们都称歌德为天才,殊不知他背后有一对不一样的父母。
歌德的父亲是法学博士,在他小的时候经常和父亲去林中散步,背诵大自然的诗歌,认识动植物。在去各地旅游时,父亲对当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都能一一介绍。
歌德的母亲是当地市长的女儿,热爱文学,喜欢给孩子讲故事。讲到关键的地方,母亲会刻意停下,让歌德设想接下来发生的事。
母亲还经常请人在家中演木偶戏,他们背诵台词转给道具,最后歌德就发展成自己写剧本,扮演角色。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说:“你是什么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人。"
作者举例,美国第一华人女部长赵小兰的母亲生养了6个女儿,除了赵小兰外,另外5个也是事业有成,在各自的领域里有所建树。
赵小兰母亲朱木兰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她把自己一生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家庭和学习。
在6个女儿长大成人后,53岁的朱木兰选择进入纽约圣约翰大学攻读亚洲文学与历史硕士学位。
通过2年的全勤听课记录和勤奋学习,年过半百的朱木兰拿到了学位证书。
年近八旬的朱木兰奶奶坐在一家华人学英语的教室里,像个小学生一样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尽管她口语已经很难流畅,但总是积极发言。老师想,这样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好学的妈妈,一定有很不错的儿女。
通过询问,才从这位谦逊的老人口中得知,她的女儿就是美国第一华人女部长—赵小兰。
赵小兰的成功经历,似乎在这位伟大的妈妈身上能找到答案。
作者写道:
”哪个民族拥有了高素质的妈妈群体,哪个民族就能更好地培养出下一代,哪个民族就会在未来世界中拥有辉煌的地位,并且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所以,作为一个妈妈要进行全面的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成为孩子喜欢的好妈妈。
总结: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主要写了做个好妈妈的标准是给予孩子适度的爱,有个好性格,以及具备终身学习力。
妈妈,不要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选择缺席,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无法弥补。
在该教育孩子的时候,用正确的方式去教育,不偏袒,也不过分苛责,给孩子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愿我们都成长为一个“好妈妈”,做孩子人生路上的风向标,助力孩子乘风破浪。
(3063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