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藏在脊柱的 “小房子” 里,像一根柔软的 “电线”,负责传递大脑和身体间的信号。一旦这根 “电线” 受损,身体就会 “罢工”,这就是脊髓损伤。
生活中,很多意外都可能导致脊髓损伤。车祸里,巨大的冲击力会瞬间伤害脊髓;从高处摔下、运动时颈椎过度屈伸(比如跳水失误),或是暴力外伤,都可能成为罪魁祸首。
损伤后的症状很明显。轻度损伤会让肢体发麻、使不上劲;严重时,双腿或四肢会完全失去知觉和活动能力,大小便也不受控制。患者可能感觉不到疼痛、冷热,就像身体和大脑 “断了联系”。
面对脊髓损伤,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受伤后,医生会先固定脊柱,防止二次伤害,必要时手术解除压迫。但治疗只是开始,康复训练才是 “重头戏”。通过按摩、运动锻炼,能防止肌肉萎缩;借助轮椅、支具等辅助器具,能帮患者重新 “动起来”。虽然完全恢复很难,但坚持康复训练,能让患者尽可能独立生活,重拾生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