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用来整理推特笔记的网站twtr2src挂掉之后,我就懒得整理笔记,连带着笔记推也发得少了。昨天发现topsy.com这个强大的网站之后,可以把以前发在推特上的读书笔记整理一下了。
以下是用《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这本书的笔记做小白鼠的结果。
按照献给写作者的 Markdown 新手指南逐个试试常用功能,很容易就上手了。
赞一下简书的预览模式,很好用。
然后,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不知是markdown固有的,还是简书预览器的特点。罗列如下:
1. 列表之后要有一个空行,否则下一行字虽不显示为列表,文字格式还与列表相同。似乎有软硬回车键之分。
- 古代“中国”是否一个认同明确、传统一贯的“民族-国家”?似乎不成问题的历史论述,忽然成了问题了。涉及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更免不了纠缠。
- 西周铜器何尊的铭文中第一次出现“中国”这个词。
- 日本的神道教受到中国道教的影响。包括“天皇”的称号,也受到中国思想的影响。
-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文化界对中国普遍持轻蔑态度,表现出日本要求摆脱中国历史和文化笼罩的争胜心。
中国以汉族为中心的民族与国家,由于在空间上的重叠,使得这一民族和国家的”边界”很容易清晰地固定下来。
2. 一个列表,是有序列表或无序列表,由列表的第一项决定。
如前面的无序列表,在编辑窗口实际如下图:
3. 有序列表会自动排序,无论序号写的是什么数字,甚至不是数字,只是代表无序列表的“-"也可以。
下面这个列表,序号是乱填的,如下图:
而显示的结果却如下:
- 不必等到意大利人利玛窦来,这些随着蒙古人进入汉族中国的西域人,使已经把关于世界的知识传进来了,只是汉族中国人,可能还不懂它的意义罢了。
- 在明中叶以前,朝鲜、日本对于中华,确实还有认同甚至仰慕的意思,但这一切从17世纪以后开始变化。自从丰臣秀吉在1592年出兵朝鲜,不再顾及明帝国的势力,其实日本已经不以中国为尊了。
- 蒙元时代的文化“兼盖中国、印度、大食及欧洲四种性质”。西域人札马鲁丁不仅在元世祖至元四年进献了万年历,还给皇帝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西域仪象”,其中一个仪器叫做“苦来亦河儿子”的,竟是一个地球仪。
- 从宋到清,中国在东方世界的国际关系已经形成,尤其是自明清以后,明清王朝、朝 鲜、日本等国家之间的互相交涉,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国际”,只是这个”国际”原本是有一套秩序的,后来却在另一套新的世界秩序冲击下遂渐崩溃,终于被取代和遗忘而已。
4. 列表和引用可以嵌套使用,而标题格式下的列表就不起作用
- 日本受到百济文化影响甚深,不仅儒家经典是由百济传人,道教也可能由这一路线,相当早地传入一海之隔的日本。《日本书纪》中记载,推古天皇十年(602) 冬天,百济僧人观勒给日本带来了“历本及天文地理书,并遁甲、方术之书”,可能就有道教内容。
由于汉族同一性伦理的逐渐确立,宋代以来建立的历史传统、观念形态和文化认同,已经很清楚地形成了汉族中国自我确认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所谓”华夷”之辨、所谓”正统”之争、所谓”遗民”意识,在宋代以后的形成,本身就是这种国家意识的产物。
- 乾嘉年间,中国人对世界还沉湎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里,而朝鲜人对中国的感觉却不同了。朝鲜人认为明朝之后无中国,对自己坚持穿着明朝衣冠感到自豪。他们觉得,到清帝国来,不是来朝觐天子,只是到燕都出差,使者们的旅行记名称,也多由“朝天”改成了 “燕行”。
列表的这些特点在写文章时倒是挺方便的,可以随意调整顺序,不过成文后仍然这样乱着,可就要引发强迫症了。如果有一个工具能根据结果反向输出markdown文档,省去整理之功就好了。
另外,如果简书的预览器能够根据编辑窗口的光标位置自动调整预览窗口,就完美了。
以上使用了标题、嵌入链接和图片、无序和有序列表、引用这几项基本功能,足够我用了。这就把markdown作为默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