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感悟 - 我的初心是什么?

写在前面

昨晚,我看到TBtools使用交流群中,有两个群同时出现了相同的两个提问。我请离了其中一个QQ,并撤回了与TBtools无关的提问。事实上,这个是符合加群约定,也是避免QQ群总是满人的操作。不过,还是引起了一些讨论。其中一个朋友确实比较厉害,他正面怼了我。



后续的对话,就不放上来了。因为基本是争吵,解决办法还是请离了这位朋友。我并没有动气,也没有认为这位朋友哪里做错了,当然更没有认为群里其他朋友的有问题。请离的原因很简单,我不排斥反对意见,但我并不喜欢QQ群里有所争吵。

为什么我总是请离一些朋友

这个应该是一个习惯。
早年,约莫是四五年前?那会国内并没有什么生信群。我运气比较好,进入了 bioinformatics*中国 的QQ群。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群,因为其中的群管都比较优秀,且有基本的群管理标准。后续看到的各式各样的其他的生信QQ群,社团,甚至是公司,多多少少都是其中的新手。我在后续也有幸任了一年的群主。这个群存在的目的很简单 “向死而生”。所以管理员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保持每天清理人【因为动不动就满2000人】。任何社群都一样,要保持活跃,那么管理者就必须保持活跃,绝对不能停止管理。这样就会面临两个问题:

  1. 不停歇地管理群,需要耗费时间与精力
  2. 清理人,必然就会得罪人

其中第一点,对于 bioinformatics*中国,我退任之后不久便离开了群。主要原因其实比较简单。我当群主的那一年,我觉得我看明白了两三个事情。

  1. 群里传下来的规定,不得扩建新的群,意味着这个群最多就是2000人,五年前如此,现在仍然如此。而搞生信的人,每年都在增加。在QQ群里活跃的基本是新手;不做多几个群,那么意味着,这个群的状态就是“向死而生”。你觉得你不是新手,那就自己退群。问题就在于,这样的操作,群的影响永远大不起来,所以【无名可图】。
  2. 群管理,是的,我们十几个人关系都挺好的。但是,管理群是一个耗费时间与精力的的操作。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精力。想想在当时我们就做了两三年,每年二十期【每周日一期】的群内网络seminar【那会其实市面上国内几乎未见生信直播】。管理员的精力投入之后,就会开始发现,这是一件纯粹公益,因为我们拒绝所有广告信息....,于是【无利可图】。
  3. 严格地管理,必然会招来一些人喜欢,也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解决就是【不时被怼】。

所以,在 bioinformatics*中国 当群管,确实是一腔热血做公益。但是一腔热血,撒完了就是撒完了。另一方面,我在前面释放的小工具有了小部分用户,考虑到后续博士课题时间有限。我在一年任期结束便将群转交给下一任,具体我就没有再多少关心那些群了。因为,我开始经营TBtools的群,继续新的类似的管理员活动。

事实上,只要待过 bioinformatics*中国 QQ群的人,都可以明显看到,TBtools几个群的管理风格,与该群几乎完全相同。如果说增加的,那么就是我可能会拿来宣传下《生信札记》微信公众号。其实逻辑很简单,我当然认为做公益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不认为一腔热血做公益存在存活的可能。放眼所有QQ群,所有微信号,所有存活社群,没有一个不存在这样那样的变现方式,更或者经费支持。所以,这个逻辑过分简单的。

当然了,回到主题,上述可以看出,我所以总是请离一些朋友,原因种种,大体包括:

  1. 未经说明,转发任何广告
  2. 无理由的吵闹
  3. 灌水
  4. QQ年龄低于2年...一般是水号
  5. 。。。

我不反对甚至欢迎反面意见

这个话题,谈起来或许会有朋友认为我过分自大。但这并没有关系,因为我可能已经变了。我似乎并不是很在意任何人对我的正面或者负面的评价。毕竟,最重要的是问心无愧,或者换句话说,只要我足够厚颜无耻,那么我就自然自在快活。四五年前,我当bioinformatics*中国 群管的时候,早就经历了各种被怼,对事的很少,但是对人的很多,那么只是2000人的量。这几年过来,只计算TBtools群,目前是>7500人(是的,大半个月过去了,增加了500人....),这是三倍于之前的量。对于各种反对的意见,我们早已习以为常,无论是怎么怼,其实又如何呢?
当然,更常见的是点赞。现在关注 生信札记 公众号的朋友有1w+。我自认为,推文发送出去,约莫平均有~1000阅读。可以从侧面说明,多数人还是有在看我写了啥,做了啥。所以,我同样,收获了 非常非常非常多的赞赏。从某种角度来说,很多人追求的,事实上,就是被人认同。从某种角度,这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但是,当你仔细回过头来看,似曾相识。跟当群管是一个情况。别人的认同,认同的是你做的事情对其他人的价值,并不是对你自己的价值。于是你就明白,所有的认同,点赞,其实对你的现实生活几乎毫无影响。【当然,并不是毫无影响,毕竟认识你的人会多一些】。知道你的人再多。认同你的人再多,这些所有的本质,还是要你自身够硬。所有的认同与赞赏对应的都是你的过去。
与之相对,真正有价值的是 反对意见 或者 批评意见。反对的意见,就像一面镜子,会让你更清楚的看明白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冕。正面的意见让你得到的最多的是一时的开心,今次而已。反面的意见,会让你变得更硬,以至于可以面对更艰险的往后,甚至达到更高的层次。
所以,我从来不反对,甚至是欢迎反面意见。很多时候,我会拒绝接受这些意见。其实很正常,大家都是人,没人喜欢被怼。但是有些时候,我会愿意去接受,因为我也不是动物,不会只喜欢奖励。我们都是有思想的,明白自己必须是要进步的。马克思主义武装我们的头脑,告诉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

总的来说,我欢迎各位朋友在可以接触到我的地方,适当地提出我的不足之处。当然,我们甚至可能会争吵,但是请你明白。各位都是成年人,争吵并不影响我们的友情。我现在和两个认识了十年的朋友在一个课题组,我们都有很明显地互相怼过,但是我们从来没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因为彼此都明白,比起我们的友情,那些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大家的共同想法都是把事情做好,本身都没有问题。

昨晚QQ群的那个朋友,发出了一计灵魂拷问,你开发TBtools的初衷是什么?
虽然这个其实已经偏离了QQ群在讨论的话题了,不过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问题。

开发TBtools的初衷

如果要说直接原因,那么过分简单。我们很清楚,现在很多学校开设本科到博士的生信专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生物信息是一个完整的学科,覆盖也很广。但是对于非生信专业的人来说,更多地是将生信看做工具。有这种看法的人太多,其实原因很简单。没有自己干过湿实验课题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做湿实验的多数朋友,根本没有其他人想象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他们所谓的生信技术。即使参加了各种培训班,其实无济于事,因为不需要一个月,你早已忘得精光。很遗憾,我从大一进实验是,大田采样,组织培养,分子克隆甚至转基因实验,多少在研二之前都有接触。我过分清楚其中的苦痛,而生信对于湿实验工作者而言,是一个明显有用的工具,最直接的说法:

  1. 你可以做做看看转录表达谱筛选基因,而不是直接做其他物种做烂了的基因
  2. 你可以快速拿到你想做的基因的序列,而不需要设计简并引物
  3. 你可以一次筛选掉大量不可用引物,快速开发分子标记
    4....

没做过湿实验,只看到自己的生信技术,又并不懂得理解湿实验难处的人,有何颜面要求其他人跟他有一样的分析技能?总的来说,这些人,或许比我还要厚颜无耻。
你是做湿实验的,因为明白,上述事情如果你自己可以做到,那么会是一件多幸福的事情。更何况是

  1. 做热图
  2. 做PCA
  3. 做基因定位
  4. 。。。

你有太多看起来简单的需求,但是你却很无奈,似乎必须去找做生信的人帮你做,更甚至你会想找公司,而却找不到任何一家公司愿意接手。问题很简单,因为你要做的事情太简单,做生信的没时间,公司的没收益,所以他们不会接。
很好,于是,你遇到一个窘境,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先学习网上传播的各种生信技术,或许是R语言,或者是python,更或者是perl。终于,你很优秀,在一周之后,你做出了自己想要的图片了,也符合语言。这个时候问题来了。OMG,能不能把这个样本标签的角度调整一下?!!!很快,你又回去做实验了,一个月之后....这些代码都是啥?!但是,界面化工具就不同。一个月后,或者一年之后,你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掌握其使用。

所以,既做干实验课题,又做湿实验课题的,别搞笑了!我从来不信,以后也不会信。

回到主题,那么开发TBtools的初衷是什么?
我做过湿实验,我也在纯湿实验课题组待过。我不需要总是帮其他人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所以我写了这个TBtools。

你问我初衷是什么?难道我的初衷是一腔热血做公益。太过遗憾,我确实没有哪位朋友那么伟大。所以,我问心无愧地管理群,运营公众号,也推广工具的使用。关键就在于,我并不要求任何人使用TBtools,所以我也并不接受任何人的美德绑架。【是的,美德】。

写在后面

我还能说什么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看看我,毕业艰难;看看你,指点江山。
我不过就是想混个学位,混口饭吃。就不要拿你的美德来要求我了。
毕竟每个人还是要看看自己,自己做的,和自己说的,还是不是一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几天,还是有一些感悟的,趁着周末和中午,就发出来看看。两则感悟均是之前在知识星球里面分享的。 第一则 - 关于生...
    生信石头阅读 823评论 0 4
  • 一天,小明从房子里出来。他看见大树上有一个鸟巢,鸟巢里有好多的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着,有一只小猫爬上了大树想要吃小鸟...
    怜香惜玉_adb9阅读 391评论 1 0
  • 大熊和小梅,在一个村里长大,是同班同学。 大熊家里富足。他爹妈的口头禅是:“怕啥,咱家有矿。” 小梅家境贫寒。她爹...
    罗布林卡_25d9阅读 190评论 2 2
  • 讲师是广播站,学员是收音机 演说的最高境界,让学员记住你 人生的第一堂课是,如何展示自己 收获和改变 我们生下来就...
    意大利黑月酒庄联盟阅读 110评论 0 0
  • 打开QQ空间,一位许久未发表状态的同学写了一条扎心的说说:毕业四年了,感觉仍旧迷茫。 毕业四年了,...
    杨某某Y阅读 49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