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育儿届,共情可谓是个热门的概念。
不少育儿公号经常教父母们打共情牌,教父母们一些共情句式“妈妈/爸爸知道你很难受/遗憾/伤心/...,但是...”
好像共情就是温柔坚定地说几句话,就能像万能灵药包治百病了。
那么真共情是什么?
是看到孩子的现状,不提过高要求
是在孩子认生的阶段,不为了大人的面子强迫孩子打招呼,更不因此批评、讽刺孩子。而且理解他们的所处阶段,心平气和做出示范,静待他们渐渐学会基础社交。
是理解小孩子难以分辨什么让他们感到困了、累了、饿了,只知道自己难受不开心,更容易发脾气。及时排查孩子闹情绪的原因,不批评、不讽刺、不说教,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满足基本需求。
是知道孩子不会天然明白时间是什么,大人需要用具体可感的方式帮孩子慢慢建立时间观念。
是观察到孩子的某种反应产生疑惑后,不武断贴标签,而是尝试从可靠的信息来源寻找解释,有的放矢。
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发展现状后,可以使用一些共情句式,但,这并不是全部。
共情,更重要的是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