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的英语试卷静静躺在课桌上,窗外的阳光有点晃眼,教室里的空调嗡嗡响着,可我的手心还是微微冒汗。“我能考好吗?”心里有个声音在问。我深吸一口气,默默告诉自己:“别慌,我相信我可以的。” 这句简单的话,像一颗小小的定心丸。
其实以前的我,所谓的“相信”挺盲目的。记得刚上初中那会儿,每次考试前我都大大咧咧地对同桌说:“怕什么?英语多简单,随便考考就好啦!” 结果呢?成绩发下来,满卷子的红叉叉像在嘲笑我。听着窗外烦人的蝉鸣,连老师温和的鼓励都让我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有信心是好事,但光喊‘我相信’可不行,得拿出真本事来啊!”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把我浇醒了。原来,没有行动支撑的“相信”,就像没有翅膀的鸟,根本飞不起来。
从那天起,我决定不再空喊口号。闹钟成了我清晨的伙伴,天蒙蒙亮就爬起来背单词、读课文。课间十分钟,别人在玩闹,我抓紧时间整理笔记、复习错题。放学后也常常厚着脸皮追着老师问问题。日子一天天过去,变化也在悄悄发生。老师看我的眼神不一样了,带着鼓励的笑意。有一次,她甚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我的进步,还奖励了我一颗糖果。那甜丝丝的味道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心里——原来,当“相信”真的落在每一天的努力上时,它自己也会生根发芽,开出让人惊喜的小花。
考试前一天,紧张的感觉又回来了。同桌小雅愁眉苦脸地趴着:“哎呀,我好紧张,晚上肯定要做噩梦了!” 看她那样,我反而没那么慌了。我拍拍她的手:“别自己吓自己啦!咱们这段时间那么用功,错题本都翻烂了,肯定没问题的!” 这话是说给她听,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那一刻,我心里那个摇摆的“相信”,好像真的稳了一点。
坐在考场上,笔尖划过试卷,发出沙沙的声音。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单词和句子,如今变得熟悉起来。题目一道道做下去,心也一点点安定下来。当我放下笔,抬头望向窗外,午后的阳光正暖暖地洒在桌角。看着写得满满的试卷,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踏实感。
原来,真正的“相信”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它需要你低下头,静下心,一天天去努力,去坚持。就像一颗种子,只有深深扎进泥土里,才能顶开坚硬的石块,最终长成大树。这一次,我的“相信”不再轻飘飘,它带着汗水的重量,带着努力的痕迹。我知道,以后的路还长,还会有很多挑战,但只要像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我相信”这三个字,就会变成心里最温暖、也最有力量的光,照亮每一个需要勇气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