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3

          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讲话有感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发表关于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讲话,整个论述旁征博引、立意高远、催人奋进,为民族复兴伟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引航指路。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百年艰苦奋斗的实践证明,满载着14亿人民的巍巍巨轮,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在惊涛骇浪中行稳致远、劈波斩浪。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我们的党是人民的党,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跨过险滩,越过叠嶂,最终实现复兴伟业。

      共同富裕打牢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过去,西方的现代化是贫富差距巨大,充满着剥削压榨的现代化,而如今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是在中国这片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进行的伟大壮举,是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先天弊病的崭新道路。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是超大规模的现代化,将深刻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是现代化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活力。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而精神文明发展又为物质文明提供动力,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们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中华文化的弘扬能使中国式现代化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内在动力。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近十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就如佛冈,以前的乡村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经过坚持不懈的环保整治、人居环境治理,现在的乡村风貌焕然一新,随处可见“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的宜人景象。

      和平发展携手共赢,为中国式现代化增添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对更好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向来讲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通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全票当选是党心民心所向 ——谈习近平全票当选江苏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1月15日至19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
    月与星阅读 60评论 0 0
  • 迈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往无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
    东风吹过海港风铃阅读 88评论 0 0
  • 强迫症研究资料 强迫症的运作机理:单纯焦虑(警示性情绪)激发警示性情绪-恐惧、愤怒、羞耻、悲伤和悲观想法,企图控制...
    孙文海阅读 232评论 0 0
  • “文房四宝”显匠心,中国式现代化开新局 2月7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
    830b83fad801阅读 196评论 0 0
  • 大理有段誉,云南有段颖,最美年轻女厅长,靠“睡”提拔,翻床了 云南,不仅多彩,更是个解风情的地方。在金庸所著武侠小...
    一把手职场阅读 1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