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投文章,修文章到文章接受,真的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曲折的过程……
科研小白在专业人士面前,简直一丝不挂,你的所有小动作,马虎大意不认真,他们火眼金睛一点都能瞅见,一条一条地列出来。那一条一条地意见就是在提醒我,为什么当时不这样考虑?显得自己更加小白。
不过这也有个优点,就是你可以在专业人士给出来的意见后迅速成长,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考虑的不全面,下次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可是,这应该是最后一篇了吧!
修改文章的过程中更是煎熬,期刊要求的小细节,细枝末节都要注意,就是为了达到他们的要求,让他们满意。然后就是意见,一些当时你也没想到的实验,他问你为什么不做,我想说,臣妾没想到呀?然后就是验证过程,自己说的没有说服力,就要找级别高一点的文章为自己佐证。最害怕的就是非领域的专业人士的意见了,不是这个学科,问你你现在的学科为什么不怎么样怎么样?为什么又这样这样?我想说我们就是这样选择的,约定俗成的?可以吗?
我们经过了这个事情,相信以后再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想想当初,也就是现在为这篇文章商量探讨海量查文献资料的时刻,也就没有难了,因为我们现在都过来了?那还不是小事一件?!
加油!未来可期,事在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