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症

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虚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病程大多持续迁延或呈发作性。

病因

神经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常构成发病的基础。症状复杂多样,其典型体验是患者感到不能控制的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如焦虑、持续的紧张心情、恐惧、缠人的烦恼、自认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强迫观念等。患者虽有多种躯体的自觉不适感,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患者一般能适应社会,其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可以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但其症状妨碍了患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患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常迫切要求治疗,自知力完整或完全完整。神经症也是门诊中最常见疾病之一。

临床表现

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复杂多样,有的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有的则有心悸、胸闷、恐怖感等。其特点是症状的出现与变化与精神因素有关。如有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每当情绪紧张时出现腹泻。


神经官能症的人让自己痛苦,人格失调症的人让别人痛苦。

求助于心理医生的大多数人,所患的不是神经官能症,就是人格失调症。它们都是责任感出现问题所致,但表现症状却彼此相反: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人格失调症患者则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

与外界发生矛盾时,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则把错误归咎于旁人。神经官能症患者常常把“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本不应该”挂在嘴边。不管做什么事,他们都觉得自己能力不及他人,不够资格,因而缺少勇气和个性,总是做出错误的判断。人格失调症患者则常常说“我不能”、“我不可能”、“我不得不”,似乎他们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的行为完全是迫于外界压力的无奈之举。

他们缺少自主判断和承担责任的能力。治疗神经官能症比治疗人格失调症容易得多,因为神经官能症患者坚信问题应有自己负责,而非别人和社会所致。治疗人格失调症患者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顽固地认为问题和自己无关,他人和外界才是罪魁祸首。不少人兼具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统称为“人格神经官能症”。在某些问题上,他们把别人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内心充满内疚感;而在另一些问题上,他们却拒绝相信责任在于自己。治疗这样的患者时,需要首先治愈神经官能症,让患者对治疗树立信心,进而接受医生的建议,纠正不愿承担的心理,消除人格失调症的根源。

几乎人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官能症或是人格失调症,所以人人都可以受益于心理治疗,当然,前提是当事人乐意这么做。在复杂多变的人生道路上,判断自己该为什么事和什么人负责,这是一个永远存在的难题。这个问题从未彻底解决过,因为我们必须不断地评估、再评估我们的责任所在。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我们必须完全自愿和主动的去进行这种反反复复的自我审视。这种自愿和主动不是天生的。

某种意义上,所有的孩子都患有人格失调症,都会本能地逃避责罚。兄弟姐妹打架,大人追究起来,所有的孩子都会忙不迭地推卸责任。不少孩子也都患有某种程度的神经官能症,把自己承受的痛苦看成是罪有应得。缺少关心的孩子自渐形秽,认为自己不够可爱,缺点大于优点。他们从来不会想到,这应该归咎于他们的父母没有对他们付出足够的爱。青春期的孩子在无法得到异性的青睐,或在运动方面表现糟糕时,也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有缺陷。他们难以意识到,即便体力和智力平平,他们也可以大器晚成。只有通过大量的生活体验,让心灵充分成长,心智足够成熟,我们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定自己和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