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道德抉择的至高准则

孟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探讨

孟子主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道德原则高于生存本能,面临道德抉择时要超越私利。柏杨认为道德需“牺牲”内核,否则只是口号。

  • 历史实例:文天祥拒绝降元、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 现代体现:抗疫医护、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

“大丈夫”精神的三重维度

  1. 富贵不淫:物质丰富时保持节制,坚守道德,如商界精英诚信经营。
  1. 贫贱不移:困境中坚守信念,像颜回安贫乐道,现代寒门学子努力改变命运。
  1. 威武不屈:面对强权保持独立意志,如闻一多、鲁迅展现风骨。
  • 对个人:在现代抵制诱惑、压力,坚守原则与理想。
  • 对社会:党的自我革命,党员干部抵御腐败,是“大丈夫”精神体现。

道德与“牺牲”的关系

柏杨说“牺牲”非悲壮,而是日常价值选择。要破除私欲,融入“大我”,像范仲淹心怀天下,志愿者、企业家践行仁义。

传统精神的现代意义

孟子思想在当今物质至上时代,提醒我们重视价值排序,追求道德实现,以“大丈夫”标准保持人格独立。这不仅是历史遗产,更是当代精神坐标,内化“仁义”于行动,为道德增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孟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探讨 孟子主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道德原...
    水晓朴阅读 50评论 0 1
  •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字面意思无非就是说:鱼和熊掌,这两种东西只能选择一个。但是真的只是这样吗?如果我写...
    先祖stone阅读 1,861评论 0 0
  • 舍生取义,方行天下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浅碧芸_莫雯阅读 461评论 0 0
  • 【学生作品】 舍生取义,方行天下 文/朱悦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简思莼阅读 241评论 0 1
  • 在战国时期,孟子被齐威王邀请来推行自己的王道。但是,在孟子给齐威王讲过一遍又一遍之后,十日之内,齐威王便被其他派系...
    良子张阅读 2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