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吐嘈的闲功夫,不如踢飞你的思维“负债”

原创|发愤的草莓


某天被拉进一个微信妈妈群。

刚进去时,我笑逐言开,仿佛回到学生时代——群里都是当年的老同学,如今新晋的年轻妈妈。

没过多久,我却把群屏蔽了,甚少说话。

群里气氛热烈,每天活跃着几位伙伴。满屏满屏的长篇大论,道工作的不爽,怨老公的差劲,说婆婆的不是,像是去到哪里都会遇到人渣。

一开始我还安慰几句,后面发现该说的都说了。人家没有停不下来的想象,喜欢一直吐苦水,不在乎自己要做点啥。好好一个同学群,变成怨妇圈。

怨声载道,是负能量的话,这种话多了,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负能量场。

抱怨与僵固都是满满的负能量


请原谅, 不是清高,不是冷漠,而是在负能量场,我呆不下去。

在私教班学习群,我也设了潜规则。别想歪。不过是当学员在群里说下面这些话时, 我会跳出来喊“停!”——

老师,我不行,还是做不到。
老师,我就是懒,改不掉拖延症。
老师,这内容太难,我搞不定。
老师,为什么我学不会?
......

不知道原因的学员,以为我苛刻不讲人情。所以这次我敞开心扉说想法。

上面这些话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抱怨思维,但属于板上钉钉的僵固思维,也是负能量的话,如“过街老鼠”应该人人喊打。

因为“做不到”、“改不掉”、“学不会”等等,都是给自己的智力、个性、能力戴上一顶“固定不变”的帽子,强调结果和不可变性,体现了典型的僵固思维(fixed mindset)

每个人都不会天生就非常精通某个知识领域,学习中的困难不过是必经之路。可是僵固思维者认定自己“就这样”,不能改变,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小怪兽”时,肯定掏不出耐心主动思考原因与对策,很轻易地被打垮,止步于“舒适区”,难有进步空间。

消极话只会让说者原地打转


有伙伴说:“难道有苦水还不能吐一下吗?”

我理解。人天生对消极因素容易感知,对负面感情的重视程度总是超过正面感情,想想你每天看的新闻里,记住的多是骇人听闻的悲剧,还是更多好事情?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老祖先常年在危机四伏的野外,如果没有及时警觉对自己不利的消极因素,早就藏身虎口。我们都是他们的传人,生活在现代环境里,脑袋还停留在原始时代。稍不留神,这个敏感基因就在身上发挥作用,让你喜欢唉声叹气,说负能量的话。

既然这样,为什么我在自己的“地盘”上强烈打压负能量?

因为,你的话会立竿见影地产生暗示作用,催生对应的想法,想法会影响情绪和行为。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负能量的句子一旦袭来,迅速带来消极的感觉,变成无用的背景和噪音。

你的周围会不会有这样的人,看什么事情都戴悲观眼镜,永远不讲好的,尽拣坏的说:

几个老同学出门聚个餐,气氛本是和谐,他却觉得没意思,说这个饭不香,那个菜不好。
平时不做家务的老伴掌勺炒菜,她却皱着眉头,说:“弄得到处都是油,还不如我自己来算了!”
好心的朋友劝他改掉大嗓门的做法,他一摔桌子:“生来就这样,怎么改得掉?”
.......

或者他们很容易被老板、同事、陌生人激怒,沉浸在这些句子中:

“TMD,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我怎么这么倒霉,总是碰上和我作对的人?”
“为什么我一直摆脱不了?”
.......

这些话,要么是抱怨思维,要么是僵化思维,而心理学家们在脑神经学研究中证实:当人们不断重复想某件事时,脑中某些神经细胞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关系。如果习惯了泡在负能量里,脑神经细胞就会建立起负能量的固定回路。所以,这些负能量的话除了累积不良情绪,能带来什么变化?只会让说话者在原地打转, 得不到成长。

职明人要明白,赶紧躲避这负能量才好。

有位二战老兵叫贡纳尔索斯,生前经常做演讲,别人问他:“你不觉得累吗?”他说:“我不用这个词。”后来他才解释,一旦说到“累”字,就真的觉得更累

还记得那个“生5个娃”and“上哈佛”的妈——吉田穗波医生吗?在哈佛求学过程中,她和先生遇到了不少困难,包括了“大女儿肺炎引发气喘而住院”、“孩子上托儿所的费用高昂”、“听课程的英文像鸭子听雷”,“多次申请奖学金无果”、“快到毕业时突然被告知学分不够”等等。每一个困难都那么棘手,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应对?吉田穗波选择“戴上只能看见成功的眼镜”,她说:“只要还有心情笑,就要持续努力”,把关注点放在“现在最重要是做什么”上,成功地躲避了负能量,把困难一个个打倒。

谁的生活没有一本难念的经。外表光鲜靓丽、处处逢源的人,难道没有难处?不一定。只是他们知道这些说多了也是废话,不必浪费时间和烂事絮絮叨叨,赶紧冲着目标跑去才要紧。

不同的话,代表着不同想法,引出你的关注焦点;焦点不同,结果自然不一样

在生活中,你应该也有类似的体验。没生宝宝前,很多女性对顺产极度恐惧。记得当初我也如此——怕“痛“。好在学了拉玛兹减痛呼吸法。明明12级的痛还在那里,为啥用了呼吸法之后,感觉没那么明显?

后来总算明白,如果身处其境时一直喊“痛“, 那就是心理和生理双重痛,你的感觉只会加倍;而呼吸法教你不大哭不闹,不说“痛“字,把关注点放在一呼一吸上,转移了对痛感的注意。

正能量的话才是财富语言


除了你至亲至爱的人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你得掏出腰包),谁愿意老是听别人吐嘈,念念叨叨改变不了现状的话。

当你总是说负能量的句子,很多人都会想远离你,像逃避新装房子里的甲醛与苯那样,躲得远远的。你还怎么遇到生命中的“贵人”?世界这么大,有那么多事可以做,正能量的话,才是带来财富的语言。

踢飞你的思维“负债”,不妨试试下面三种简单技巧。

1.重新设计个人“标签”

很多人不喜欢别人给自己贴“标签”,却喜欢自己给自己贴,用一些词语描述弱点。

比如,“你知道,我就是拖延症的人。”你这么一说,当然潜意识里允许自己拖延了;下次再出现同个情况,你只会往这个方向解释,不想做其它的挣扎和改变。

类似的标签还有:

我老是没办法不迟到
我天生是夜猫子
我讨厌英语
我做事总是没有条理
我老是走神
我就是做不好这些事
我总是没时间
我这辈子就这样了
......

如果你以前是这样,有没有想过给重新设计个人“标签”,把它常常挂在嘴边呢?这是一项有趣又有意义的任务。

比如:

我很强大
我做得到
我能承受更多
今天我做个斗士
我的潜力还有的是
我离目标再近一步了
我总能找到解决办法的

虽然现在不一定相信新的“标签”,但你必须用上它们——重振旗鼓的有力武器。换个标签可以换个活法,呼唤幸福来敲门。

别觉得不可思议。语言,乃至动作和表情都能塑造你的精神面貌。畅销书《正能量》说到了这些现象,当你挺直腰杆的时候,大脑就会把这个动作和自信联系在一起;当你对着镜子挤出一丝笑容,大脑也会把微笑时牵动的肌肉与积极的心态联系在一起。

2.用上积极的词语表述

你一定听过这样的小故事,有人问神父:“我能在祈祷时抽烟吗?”神父说:“不行!”,这人又问:“我能在抽烟时祈祷吗?”神父却点点头。

同样都是一边祈祷一边抽烟,祈祷时抽烟是“不专心”,连抽烟时都在祈祷是“很有心”。前后表达不同,神父的态度截然不同。

你也可以学着用这种方式,把相似的意思换一种表达或增加词语,汲取更多正能量。一点点的不同,把阻碍你成长的概念屏蔽掉,大大增加你遇见贵人的机会,运随心转。比如:

我不是“失败”,我是“暂时不成功”;
我不是“讨厌”,我只是“还没喜欢上”;
不是“我希望我能搞定”,而是“我知道我能搞定”;
不仅仅是“我度过了一天”,还是“我度过了精彩绝伦的一天”;
既使是“我不行”,也请加长句子,变成:“我只是暂时不行,以后一定可以。”

不瞒你说,学生时代的我很怕跑800米,没想到大学毕业后,当我再次开始跑步,却能坚持每天3公里跑下来,跑了3个月以上。

这样的不同,在于学生时代那会儿,一站在起跑线就开始颤抖,心里对自己说的是:“可能跑到第三圈就很痛苦了,会气喘吁吁的”,带着这样的想法出发,往往到第三圈真的像大腿上绑着石头——举步维艰,所以跑完总是要生要死的;而大学毕业后跑步的那段日子,每次我都在心里微微唱歌,而且跟自己说的是:“跑到终点我才需要休息,只管让脚动起来就行!”

对同一个事件,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角度看出的样子不同。心理学家把人对事件的解释倾向称为归因方式,术语叫“解释风格”

3.提出关注点精准的问题

有的伙伴情绪不好,求助解决方案。如果一天两天心情低落的可以理解,长时间沉浸于此,正是他没有对自己提出关注点精准的问题。

也许确实是遇到一件令人伤心的事,但他一直问自己的是:“我怎么这么倒霉?”,而不是:“生活中还有许多要事得做,我要怎么振作起来?”要生气,还是要争气,全在于你的发问。

在内心对话时,好的问题能够把你的注意力收集在应当关注的要点上。提出怎样的问题,关乎正能量与负能量。

如果你畏惧早起,那么在每次闹钟响起、睁开眼的瞬间,负能量的问法是:“好像很累,能不能再多睡5分钟?”正能量的问法是:“我今天打算做点什么?”

如果你在比赛里总是没有进前三,负能量的问法是:“我为什么永远是老四?”,正能量的问法是:“我怎样才能拿第一?”

如果你在创业中遇到困难,负能量的问法是:“我怎么又失败了?”,正能量的问法是:“这又是一次提升自我的绝佳机会,要怎么顺利跨过去呢?”

同样的情境下,学会提出一个关注点精准的问题,能够促使行为朝积极的方向变化。

多说积极的句子,少讲负能量的话。

别小看这种思维模式,以为是阿Q自慰。当理想的光芒照进现实的角落,即便看到自己撞进死胡同,觉得无能为力了,难道就把青春泡在抱怨和吐嘈里?

总是抱怨和吐嘈,反复地在坏情绪上加码,你的心情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要知道,人在情绪不好时,什么事儿都干不成,什么事都做不好,多浪费时间呢?

只有你能决定自己在遇到这些事情时,要在沮丧、消极、疲倦的状态下待多久

如果这时候还有释放负能量的闲功夫,为啥不踢飞你的思维“负债”,想想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变得强大?

————
嗨!我是发愤的草莓,推崇“蜜蜂般学习工作,蝴蝶般感受生活”。
85后上班族双娃辣妈,三线小城活跃分子,爱手绘的个人管理达人。
5点码字助你省时、省力、省心,2015年至今创作干货类文章超过50万字。
文章入选LinkedIn领英的新书《你从未真正拼过》和橙子学院的新书,个人新书酝酿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水彩55天 临摹自《水彩的诀窍》 纸:宝虹300g中粗16k 水彩:温莎牛顿歌文固体 笔:秋宏斋若隐 秋宏斋秀意 ...
    纳豆爱夏天阅读 531评论 0 9
  • 早起第六天:今早上不到5点半起的! 简书是一个平台,百度百科上介绍说是一个将写作与阅读整合在一起的网络产品,目的是...
    小白哥有话说阅读 756评论 0 5
  • 4/1 00:15,晴 四月一日凌晨,前几天没有写,是真.不想写,原来我所做的是令人反感的,连你的背影都看不到! ...
    DreamWorld阅读 12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