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每一件物品都有自己的历史。不例外,色彩也有自己的历史故事。从今天起。跟随陈鲁南,听他讲《织色入史笺》,通过五色的光彩,踏上一条逐色之旅。
本书分成五章,根据中国古代的红青黄黑白五色,每一色色各成一章。第一章当然得是红色。红色在中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名字——中国红。“红色大约可以算作我们这个民族最喜爱的颜色。几千年来,无论庙堂之高,抑或江湖之远,无论隆礼重点,抑或乡习民俗,无论女儿梳妆,抑或文人戏墨,都曾经或者任然,在广泛的运用红色。”
看到这里,我的脑海中飘起一阵阵或鲜亮或深层或妩媚的各种不同的红色。现在不专业的我们都把它们称之为红色,但在古代每一种红色都有自己的名字,也都有自己专属场合和身份。作者按照五行五色的分类,讲述了几十种不同的色象。先来看看诸红缭乱吧。
红色(南)
绛-颜色最深的红色
赤-比“绛”稍浅,比“朱”偏暗的红色,本义是火的颜色
朱-前秦时古人认为最纯正的红色
丹-比较鲜亮的红色,甲骨文中就有“丹”字,是一口矿井,中间藏着石料
红-最早的含义其实是现在的粉红色
茜-大红色,来源于“茜草”这种染料,在文学作品中常代指红色,“茜罗裙”,“茜纱窗下我本无缘”
彤-左边是丹,右边的三撇是装饰,“彤,丹饰也”,本义是以红色作装饰。后来代指红色
赭-红褐混合的颜色
绯-在《说文解字》中并未出现,宋初学者徐铉校补,收录“绯”字,义为“帛赤色也”
在我们的文化里,红色起于政治,直到现在的中国,我们还有“红色政权”一说。红旗、红五星、红色政权等等。红色与政治的联系,可以一直追溯到周朝。周人尚赤,讲述的就是周朝人的下葬、战争、祭祀等等都要用红色。孔夫子也曾说恶紫夺朱,那是对周朝诸侯在重大祭祀活动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和强大放弃穿朱衣而专门穿紫衣,乱了周朝的秩序和纪律的不满。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为了树立和巩固权威编撰自己是赤帝之子,从而使红色在汉朝成为最尊贵的颜色。通过四百多年汉朝的统治,红色渗入了朝堂运作与民间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了权威与华贵的象征。从而我国有了朱门、朱批、铁券丹书等等象征地位和权利的词。
红色也是女儿色。红色是很多女性喜欢的服饰色。所以也用红粉佳人、红袖添香、红颜祸水等等词来称呼女性。讲到红色服饰,我也想起了自己专门购买和定制红色服饰的两次经历。第一次是结婚时,我专门定制了红色的旗袍。那红色的旗袍,让我更漂亮更引人瞩目,为婚礼增添了喜庆祥和,也代表我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那一团红色一定永远留存在我父母和亲友们的心中。
第二次专门购买红色的服装那是在2012年的6月。我的第二届学生参加中考。当时不知是谁先说起的,为了给中考的孩子们加油,所有的任课老师都穿上了红色的衣服。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班的任课老师红色的衣服真是红的凌乱,各种红啊。有绛、朱、丹、红,数学王老师为了给孩子们加油更是拼了,上面一件深红衣服,下面是一条桃红裤子。我们站成一排,拍了合照,看着照片自己都笑死了。这凌乱的诸红中,那是一份深深的祝福和爱意。不知道是不是这诸红的缘故,那一届,我们班考得特别的好。
红色不仅结合了政治、服饰,还是性格、品行的象征。火辣辣的红色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特别有分量感,它透露着这样的信息:坚定、坚强、热情而奔放。红色在先人那里,还是忠义的关云、铁骨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