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八十年代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我们从小就刻在骨子里的理念,然而今天在读好好学习的这本书的时候,想起小时候的那些经历,习惯性的防备思维已然在不知不觉间筑起了高墙。
带着这样的防备心理开始在好好学习的这本书里寻找答案,看到低勤奋的努力,看到书中的内容,感觉和自己非常的贴合,想了又想还是觉得有其不合理之处,于是开始思考其中的差异到底在哪里,在经过了反复的思考之后,突然发现,卡点是理论上虽然没有写,但是在行为上,其实我们都是有先行动的基础的,认识低勤奋陷阱也是一样,虽然我们单独的看每个字,每个词,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这个知识到底该怎么用,它又有那些条件的限制,这个也是我们在用的时候需要去考虑的点,否则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我们组合各种不同的条件,就会组合出成千上万种完全不同的适用场景和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结果。
因此通过这个事情,让我明白的一个道理是:有的时候看一个观点,可以先了解,但是要运用内化,还需要深度的思考,才能真正在指导我们的行动时,真正发生有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