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更少,而非更多
股神巴菲特对专注倍加推崇,甚至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专注”。除了对投资的股票异常挑剔外,他终其一生有的习惯是终生读书和学习。
在他与比尔·盖茨的首次见面中,他们被问及一个问题: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两人的回答,都是专注。
001 注意力被收割
在注意力被手机,各种琐事分散的互联网时代,专注显得尤为不易:看着电子书,结果提示有新的微信,看吧,再回来已经不知道前情如何。不看?抓心挠肺地生怕错过了什么。
002 孩子喜新厌旧,谁之过?
孩子也好不到哪里去,电视、动画片里永远有着那么多新奇的玩具吸引着他们。有多少父母被孩子缠着买了一堆只玩过几次的玩具?
再想想自己没有玩具的童年,跟树说话,把泥巴沙子玩出了花儿……
是时候推翻现在的已经建立的一些生活模式,重新再来了。就像《机器人总动员》里,被WALL.E无意中碰掉眼镜的那对男女,终于发现,现实社会,原来如此美好。
在藏区支教的时候,发现孩子们的条件很艰苦,可是,脸上却总是挂满笑容。他们不像城市的孩子,每天都能看电视手机iPAD,但是,却把能够利用的资源玩出了花样:
简单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框,从地上捡起不同颜色的小石头,就开始按照规则开始了厮杀。玩的时候,专注不下城里的孩子玩围棋。
TED视频《注意力与大脑之间的秘密》提到了保持注意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人脑其实有一个过滤功能。而《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交谈者》中,演讲者也指出了我们大脑实际能够处理的信息远比我们看到听到的多,所以,想要认真投入一段对话,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和交谈者显得尤为不易。
我们可以像小朋友一样,投入任何一项当下正在进行的事情,把它们当做游戏,投入其中,相信自己永远能够从中收获快乐。你的投入就不会那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干扰。
同样,我们也能可以试着关注更少一些,把宝贵的注意力集中在更重要的问题上面。比如,思考人生的意义。
每天留出固定的一段时间冥想,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然后回答它。
直到,自己给出的答案让自己痛哭为止。那,就是你所追寻的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