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于时光的隧道,我愿做一个内心丰盈、不浮不躁、左手拈花,右手执笔的温暖女子,我希望在文字中遇见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2017.09.02 星期六 阴
01
曾经的留守儿童身份,一度让我变得敏感又脆弱。
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打滚时,而我却要被迫长大,被迫独立,被迫小心翼翼地看人脸色行事。在大人眼里,我乖巧又懂事,殊不知,我的内心却是伤痕累累。我的言行中藏着一份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那是我不想要的长大,我多想像其他孩子那样,在温暖的家里,拥有父母的宠爱和呵护啊。
我思念父母却又怨恨父母,年纪尚幼的我不懂他们的艰难,只知道自己是不被疼爱的孩子,是被父母无情地弃于亲戚家的包袱。受了委屈不敢说时,内心的那份怨念便又增多几分,小小的我无法找到发泄的出口,于是,我开始写日记。
日记中,我将那些委屈那些怨念那些思念那些不敢说的话都统统倾注于那薄薄的格子纸上。没有优美的语句,没有写作的技巧,只是一些凌乱堆砌的文字,却一度缓解了我内心的那份委屈与焦躁。
写着写着,我的内心开始慢慢平静下来,我尝试着接受这样留守的日子,我努力学习,默默地等待着父母的归来。
由于长期坚持写日记,我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因为作文出众,我成了学校里的名人。初三时,一篇习作经老师的推荐,发表在了当地的教育报上。
写日记,竟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
02
在省城求学的日子,我又一次被自己的自卑与敏感击倒了。
一个粗鄙的乡野丫头,初到繁华的省城,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切都是那样的新奇和有趣。当我踏入校门,偌大的校园里,到处都是衣着时尚、青春洋溢的身影。瞬间,以前在校时备受老师宠爱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土气的外表让我羞于与他们同行。我像一只鸵鸟一样将自己深深的埋于书本中。
周末,当同学们三三两两相约逛街或外出游玩时,我却是整日泡在图书馆看书写作。
人在孤独的时候,文字是最好的解药。
在那些寂廖的时光里,文字是我的挚友,我们相约于每一个午后、黄昏,相约于每一段独处的时间里。在一笔一画中,我低低地向它倾诉着我感伤的青春,以及我心底的喜怒哀乐。
我写散文,写故事,写读书笔记。在学校举办的一次征文比赛中,我鼓起勇气拿出自己的作品去投稿,没想到,竟获得了不错的名次。不久,校广播台的台长和编辑组长,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加入他们的编辑队伍。于是,我很顺利地成了校广播台的一名新手编辑,这是以前的我,所不敢想的。
两年后,在即将毕业的前任编辑组长的推荐下,我接棒成为了新的编辑组长。经过两年的审阅稿件与写作的训练,我的知识视野开阔了,文笔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候的我,已不再是初进校时那个羞怯的乡野丫头,拥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我,变得阳光开朗,愈来愈自信。
感谢写作,让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03
为人母后,我是那样自然却又不可思议地成为了——那个我曾经深为恐惧的黄脸婆。
岁月是个神奇的小偷,不仅偷走了我青春的容颜,连我最初的梦想也一并拐走了。
十年间,成家生子,工作的压力,繁琐的家务以及需要陪伴照顾的孩子,让我焦头烂额,疲于应付,曾经的青春靓丽如今已是憔悴不堪。我不希望自己一辈子浑浑噩噩地游走于柴米油盐中,自怨自艾,日渐老去。当忙碌与压抑一齐袭来时,我迫切需要有个抒发的端口。
写作,又一次拯救了我!
我认真记录孩子的成长,用心感悟生活中的美好,透过写作,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去梳理自己,并将这些点点滴滴的获得付诸于文字中。
安然于阅读与写作中,内心日渐丰盈,我成了孩子眼中最棒的妈妈,我成了朋友眼中尚通文墨的才女!
写作,让我在琐碎的柴米油盐中看到了别样美好。
04
大气、温婉、从容,是熟悉的朋友给我贴的标签。细细思量,也许是写作无形之中修炼了我不急不躁、沉静淡定的气质。
回首过往,这一路走来,我也曾遇到生活的困境,我也曾心有千千结,但在那些焦灼忧郁的日子,总有一盏灯让我看到生活的希望,伴我成长。而写作,便是那盏照亮我前行永不灭的明灯。
写作可以治愚,写作可以治病,那些不可言说的心病,唯有通过文字的倾诉方可以治愈。
我有一群可爱的文友,我常去看他们的文章,我发现每个人开始写作的初衷都不同,文字水平也各有高低。但不可否定的是,每一个人,在写作中都有不同的收获,与过往和解,与自己和解,因为写作,他们变得愈来愈好,愈来愈自信。
而我的人生因为写作的填补,多了一份安然与淡定,在写作中,我遇见了一个更加明心见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