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蒋坤元老师的《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第二辑《世界不拒绝你的声音》!
在欣赏他的这些文字时,我不断搜寻自己的声音是什么?我要将蒋老师的经历和思想传播到儿子的心灵中去。身教胜过言传,我要做好儿子的榜样,学习不松懈。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声音?因为我的余生已是这样了,而我儿子的人生之路正在开启,正在起跑线上;他需要养成好习惯,他的自律需要加强;他的意志需要打磨。他成长的路上需要正确的导向。
我的声音有多大意义?我要努力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诚实善良、有责任感、有思想抱负的人。
这是我儿子幼稚而若有所思的声音:我也要成为一个让你骄傲的人,我要好好赚钱,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问自己:我的声音有多大力量?
我说:我的声音弱小,没有多大的力量,但我会借蒋老师力量和智慧。儿子崇拜蒋伯伯赚好多的钱,更崇拜蒋伯伯的人品和文采。(蒋伯伯的书他都看。蒋伯伯的创业史,他记忆深刻。)所以蒋伯伯的力量大着呢!
蒋伯伯的好人品让他创业成功,我要做一个像蒋伯伯一样让人尊敬、崇拜的人。(这话是我儿子说的。)
这也是我对儿子的希望。我希望他早点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少走弯路。
总之,看蒋老师的文,你会不断地不由自主地去思考人生或者反省自己。
第二辑《世界不拒绝你的声音》共13篇美文。其中是作家不同时期的经历发出不同阶段的声音。
他的《我的人生第一步》中的声音:“那时我就是一只落汤鸡,甚至没有躲雨的地方。”
“我好想远走高飞。”这个时候的声音只是说给他自己听,这是蒋老师抗争和挑战命运的低吼声,是不甘平庸落寞的思索,是不屈服的声音。
除了他的深思熟虑的梦想和他具有的打拼了十几年的经验激发他创业的欲望外,文学创作给予了他莫大的创业勇气,同时让他拥有了置自己于绝地崛起的无惧无畏气慨。
创业需要原动力,蒋老师的创业源于他的思考、探索,有梦想便有了追求。
他还有作家梦,写作完善了他的原动力。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蒋老师的文中《世界不拒绝你的声音》有两首诗于2002年第1期《雨花》,可以给出我们答案。
首先请欣赏蒋老师的这首《听自己的声音》片段:水声如歌/……/便是沉默
把我从黎明中吵醒……/把心儿放牧
听自己的声音/可能找回自己
他的第二首诗《抵达》,那是他于四季里的追求、探索和收获。
他听到了召唤,他再次激励自己走在出发的路上:“我……不懂到达/只想爬行”
于是,他于2002年9月27日,开始创办“正翔”,开始“听自己的声音”。
他喜欢自己工厂轰鸣声,那声音听似美妙的音乐。
那间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的小屋是他创业的起航点,是他暂时歇脚;是他开始蛰伏的地方。
他坚信高楼大厦总是有的,天地是宽广的。他在等待时机,准备远航。
他惊讶自己的起步。也惊讶自己的快马加鞭。可见他的信心满满,踌躇满志。
接着他发出一种斗志昂扬的声音:
"我要争取做苏州最有钱的作家!"他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并获得了成功!
他的声音响彻阳澄湖上空,响彻整个苏州!
他寻找桃花源,来到阳澄湖边,像水中的芦苇一样安静看着水中的影子。他置身于阳澄湖湖光山色中,心中满是诗意,他屏息凝神倾听水的声音:做点什么吧!
他说:“好的,我会变成一条鱼,我在湖里可以自由地游,还会吃草,还会用尾巴画出一个个水圈圈。”
这是鱼的声音,那轻柔的声音里潜伏着力量和智慧。
《我的诚实,由于父母的缘故》中,写陈总对蒋老师发出的感慨:“像你这样诚实的人,今天几乎找不到了。”
蒋老师怀念诚实,这个世界需要诚实的人。
这是蒋老师呼吁“诚实”之声音。
我在思考:我的孩子除了要有一技之长和一定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外,是不是更要铭记诚实守信、善良大度呢?
《风雨沼气池》一文里,作家弘扬父亲的清廉正直、大公无私的优良品德。
《父老乡亲》是作家感恩感德的颂歌,那个声音说:“我要努力,有生之年一定要报答我的父老乡亲。”
他的创业成功同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事实证明,他的人品光辉一直支持着他创业历程中的每一步。
《我依然有梦想》中写他,60岁时开茶楼,不为赚钱,与老朋友忆往昔峥嵘岁月,话乡野趣闻……
这是他事业有成,培养儿子挑大梁时,他的心愿。他的声音是:开茶楼,重新开发自己生命的起步。
人生可以设计,但也会有变化赶超计划的时候。或许蒋老师还有恋恋不舍的斗志呢?
七十岁、八十岁的他是不是依然晚霞余晖灿烂、余音缭绕呢?
忘不了蒋坤元老师的声音,因为他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