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念头写作的三项基本功》
2021年6月24日星期四 上善若水
本节课刘主编先是复习了聊天式写作的内容。
用简单的语言写作,就是写出来的内容让别人能够看懂、听懂,可以用多种形式尝试,比如讲个故事、举个例子、或者设置一个悬念及问答都可以。
这里还提到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就是病句。病名一般是读起来不顺嘴的句子。
有两种快速识别病句的方法,一是通读法,就是你或者找身边的人读几遍,如果读起来感觉不通顺,那就有可能是病句;二是缩写法,遇到读过来不舒服的句子,把句子缩短,就能发现问题在哪里。
交拆书稿时,要反复检查自己写的书稿。检查至少3遍。第一遍,整体看一下有没有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第二遍,快速通读一下,看看有没有语病,修改病句;第三遍,仔细读一下,看看是否把话讲清楚了。
每一篇文章都要检查完三遍再交稿。这样形成习惯,你的写作水平会逐步提高。
讲述了念头写作的方法。念头写作就是,写作前,作者先大胆地想,联想跟写作话题的念头,然后根据念头组织语言,开始写作。
念头写作的三个基本功:一是发散思维,开动大脑多想,念头越多越好。二是念头筛选,从众多念头中,筛选出与写作话题有关的念头,用在写作中;三是巧妙过渡,就是想到的念头怎么跟书本过渡。念头筛选有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用新不用旧,用新闻事件、热点事件、大家关注的事件,不用陈旧的事件,这样大家容易接受;二是用大不用小,用大家都知道的大事、不用自己身边的例子;三是用近不用远,用与书的内容贴近的例子,不用与书无关的例子。
念头怎么与介绍的书联系起来,这就需要衔接。刘主编讲的是“甩出去、拉回来”的方法,即想的时候,想得越多越远越好;写的时候,就要把念头收回来,把想到的例子拉回到书的内容里。这样写出来的拆书稿来会生动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