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这个周日是2017年的“世界读书日”,我在朋友圈发了一篇对“读书”的看法。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看着朋友圈的各种活动,还是决定增加一些仪式感,记录文字留个纪念。
万维钢说,从读书的角度来看,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读书是为了掌握技能,通过各类考试,或者纯粹是为了娱乐。另一种人读书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内力。这两种人最初的“智力”水平未必有多大差别,但是假以时日,他们的“智慧”水平将会有天壤之别。只有后一种人,才配被称为“读书人”。
我成为一名真正的“读书人”时间比较晚,大概是从2015年开始。当时,刚成为母亲的我,面临着生活、工作、家庭、自身等各方面的变化,对未来充满的不确定性深感不安,在捡起了了扔掉多年的兴趣——读书后,我发现自己渐渐变得从容而淡定。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把读书作为一个每日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下班路上,饭后午休,孩子睡后等。
虽然与很多年读一百本的朋友们相比,我的阅读量不算大,但读书这东西,从来就不是功利的行为,没必与其他人比较,只要自己能收获精神的满足即可。
除了自己读,去年七月份,我订阅了樊登读书会,每周听一本书,加上一些过去的节目,听了没有一百本也有几十本了。
说起订阅的缘由,估计跟很多人不一样—我们的一位高中同学是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
虽然刚开始是抱着支持同学创业的想法,但后来深觉庆幸,樊登老师真是我遇到的最会讲书的人,从健康到幸福,从育儿到婚姻,从创业到职场,从孔子到王阳明,每一次他都能深入浅出地讲个透彻,轻松的几十分钟就可以换来对一本或经典或最新书籍的全面了解。感兴趣的书我会重复听多次,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非常喜欢的书也会买回来细细品味。
后来发现,身边很多人都是樊登读书会的会员,也看到更多的人开始读书,心里真是百感交集,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从读书中受益,也有点遗憾自己没能更早地开始读书。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对于读书来说,我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忽然想起樊登读书会的宣传语“每年一起读50本书,用读书改变中国”。
知识的力量让我坚信,这个愿景终将实现,而我,愿继续做一名真正的“读书人”,参与并见证这奇迹发生的全过程。
读书日那天樊登读书会正好有个买一年赠一年的活动,我续了费之后,生成了自己名字的读书邀请卡,顺便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感悟。所以,发此长文的目的仅仅是“借景抒情”,与广告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看我写得如此真挚,另外一位朋友开玩笑说“那谁谁谁应该给你广告费呀。”我回复“我觉得也是呀,呵呵”。
除了性情上淡定从容一些外,最近阅读的一些内容还解决了几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有时候真的会觉得很奇妙,三十多年我一直想不明白、也觉得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然而就在你遇到“答案”的一刹那,电光火石之间,整个人好像忽然通透了一般,那种兴奋与满足占据了整个身心。也就是从找到“答案”的那一刻起,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见识又进了一步。
为啥总说不到点儿上?
小时候我比较内向,语言不多,长大后反而像打开了话匣子,尤其在遇到对劲的人和感兴趣的问题,滔滔不绝,喋喋不休。
然而我也发现了自己在讲话过程中存在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经常说不到点儿上。套用刘易斯(C.S.Lewis)的一个隐喻,当我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就像在洪水泛滥的时候拿着灭火器跑来跑去,弄错了事情的关键所在。
我一直不知道这个问题该怎么破,直到在读《精要主义》时看到了这段话:
非精要主义者也不是不听,但是他们听的时候,总想说点什么。他们会因为无关的噪声而分心,而且太注意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他们听到的,是最大的那个声音,但得到的,却是错误的信息。由于急于做出反应,他们抓不住要领。结果,在纷纷扰扰的现代职场,身边各种喧闹的声音企图把我们扯向四面八方。
这里所说的“非精要主义”,正是像我一样说不到点子上的人。原来说不到点子上的根本原因是关注了太多无用的噪音而忽略了对方的核心论点,并且急于对无关紧要的细节和噪声做出反应。
这就提醒我:一是在以后跟别人的交流过程中,要先甄别出关键问题,然后再针对关键问题梳理清楚自己的论点和论据,用金字塔原理——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纳分组、逻辑递进的原则来整理自己的观点;二是不要着急回答问题,而是要给自己至少三秒的缓冲期,在这个时间确认对方的问题并整理好思路。
成熟的人应该如何评判一个人?
前几天在“得到——关系攻略”专栏中答读者问环节,有个问题让我觉得很受启发。
关系户:
师傅,有个疑惑一直困恼着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如何了解一个人,或者说可以从哪些方面下手了解。自己心里对人的评价总是这个人比较好,那个人我不喜欢,而不知道如何客观、科学地去评价一个人?
熊太行:
真没法客观,人好不好,就是主观感受,她长得好看,奸诈一点你也能原谅她。就是这个道理。
你不如去剖析这个人有用没用,这个才是关系的关键,有用的人不需要好或者喜欢,也要合作。
“这个人是好人,那个人是坏人”,这种还停留在儿童时代的对人性进行简单的二元判断,至今仍影响着很多人。理性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好人和坏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亦有缺点,没有完美的好人,也不存在不可救药的坏蛋。
然而即使知道这个道理,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我们偶尔仍会犯错误,因某人的某个不恰当的言语或行为,我们就下意识地对TA进行了“终身判决”,然后这个人就进入了我们心中的“黑名单”。
然而,这种好坏的判定或Judge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价值呢?恐怕只是会让我们失去更多的机会罢了。
经济学认为,人都有自利的本能。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说,回报,即你发生了什么(从中获益或受害)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事件本身。
跳出对人好坏的主观评论,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个人在哪方面可以合作”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既可以少增烦恼,又可以处理好关系,何乐而不为。
读书需要辛苦但不能痛苦
前几日,吴军老师再得到专栏上关于“是否应该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这个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我觉得新一代的父母很有必要了解一下。
吴军:对于是否应该快乐地学习,我是这么看的。读书其实是一件颇为辛苦的事情,但是辛苦地学,和不喜欢硬被逼着学完全是两回事。孩子可能学得很辛苦,但是并不等于要让他很痛苦。我自己从高中到大学,学得比很多人辛苦,但是并没有很痛苦。如果感到痛苦,我就不学了。美国上层社会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是一点都不少的,孩子读书和参加课外活动可能也会很辛苦,但是他们并不会让孩子很痛苦。辛苦和痛苦是两回事,一定要区分开。所以,我们常说的“快乐教育”是想要避免让孩子学得很“痛苦”,而不是想让孩子不“辛苦”,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偷换概念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有三点感悟:
第一,区分清“辛苦“和”痛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想取得一定的成绩,还是需要下苦功夫。而“苦功夫”也分两种,一种是辛苦却不痛苦,另一种是纯粹地痛苦。在孩子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家长无法减轻学习的辛苦,却可以帮他们避免痛苦。
避免痛苦,意味着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天赋和兴趣,不逼迫、不强制。
第二,帮助孩子挖掘天赋并发展优势
当一种教育与孩子的天赋吻合,辛苦地学习将带给孩子满足感和成就感。正因为收获了满足和成就,所以孩子才会虽然辛苦仍觉快乐。
家长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挖掘天赋并发展基于天赋的兴趣。这个过程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去试错,去逐步淘汰那些与孩子性格和天赋不相匹配的事情,最终找到能够帮助其实现个人价值峰值的兴趣爱好。
第三,快乐教育的背后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一个快乐的孩子,背后必然是爱TA的父母,以及父母的包容、爱和信任的支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何时、何事,父母都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都会接纳他们、信任他们、爱他们,鼓励孩子成为一名诚实可靠的人。
总结一下,孩子所有的成长都建立在父母完整的爱、高质量的陪伴和彼此间坚实的信任上。
育人育己。家长就像孩子的一面镜子,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图书:《精要主义》、《反脆弱》;
得到APP:《关系攻略专栏》、《硅谷来信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