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的浅构思

      《香菱学诗》是篇长文章,如何把长文上短,完成教学任务呢?

        我的构思是用两节课完成教学。第一课时默读全文,了解故事背景,解决生字词,了解故事内容。第二课时,完成对主要内容的探究。这次重要探究的是第二课时。

        第一个环节,解决三首诗的问题:PPT分别展示前两首诗,和最后一首诗。让学生说说书中大家是如何评价的?你看了诗和大家的评价后有什么感受??这个环节先让大家齐读这几首诗,然后再书上圈点勾画,写出自己的感想。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由这里我们可以了解达到一首好诗的标准:不能只绘形,和过于穿凿,由“用词不雅”到“为赋新词强说愁”,恰恰符合作诗的两个环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首先达到“知”的境界;第二首诗则要学生明白此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黛玉的指导,香菱经过苦思冥想,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的方法,已渐入佳境,但是还只是了解“形”,未深入抓住“神”,所以只绘“月”,没有自己,没有把自己放进去。但是,历经挫折,香菱并没有气馁,苦心人,天不负,终于梦中得诗。这首诗如何呢?让学生明白,好的作品,应该有景,有人,有情,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一点门道,也是写作的门道:一篇好文章,不但有景还要有人,有情感融入其中。

      第二个环节:跟香菱学作诗。看香菱是如何学作诗的?先是主动学习,接着苦读诗书,最后不怕失败,勤学不辍。有三个关键词:乐学——善学——苦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第三个环节:跟黛玉学做老师。你认为黛玉是一个好老师吗?说说你的理由。(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