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陈寅恪《柳传》六二九——南京(一一)、2025、10、14

(二)招晏旧友

在此时间内,钱柳二人除与马阮游宴外,尚有招宴当日名士即河东君旧交一事,最堪注意。

1、李雯、宋征璧、宋征舆参于宴会考

(1)李雯

第三章论河东君与李待问之关系节,已引王沄《虞山柳枝词》第六首及自注并其他有关李氏事迹诸条,读者可取参阅,茲不重述。但存我在明南都时为中书舍人。前所引史料虽已言及之,至其何时离去南都则未能确知。检张岱《石匮书后集 三四 江南死义列传李待问传》云:“李待问南直华亭人,崇祯癸未进士。甲申北变,以归里不及难。弘光登极,待问之南都,授中书舍人。南都继陷,逃至松江。”是存我之离南都,乃在弘光元年五月十五日前后也。王胜时所述牧斋招宴存我,河东君遣婢送还玉篆一事,究在何时?尚待考证。

(2)宋征璧

①宋诗

又检宋尚木《含真堂集 六 元宵同陈实庵太史集钱宗伯斋,张灯陈乐,观鱼龙之戏》云:

疏钟箭漏思冥冥,尽醉芳筵日幕情。葭谷渐回春乍暖,金吾不禁月偏明。星桥匝树连银汉,鹅管吹笙跨玉京。莫道上林夸角觝①,大官俱得戏长鲸②。

①胡引:角觝,两人以力、技相校的游戏。《文选 张衡 西京赋》:“临回望之广场,程角抵之妙戏。“《文选 潘岳 西征赋》:”纵逸游于角抵,络甲乙以珠翠。“也称为”相扑“、”争交“。

②胡引:大官,古代对有社会地位之人的尊称。唐 骆宾王《秋日送尹大赴京诗序》:”尹大官三冬道畅,指兰台而拾青。“长鲸,比喻豪饮或豪食。唐。杜甫 《饮中八仙歌》:”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②先生笺释

寅恪案:陈实庵太史者,《陈忠裕公全集 一七 湘真阁集 酬陈实庵翰林》七律(胡引:今上龙飞侍从臣,青帘画舫镜湖滨。越山丝竹留安石,吴市神仙属子真。五学瑶华天际夜,十年玉树汉宫春。凤池无限新栽柳,前席行看识故人。)附考证,据《绍兴府志》疑实庵即陈美发。今检乾隆修《绍兴府志 三二 选举志二进士栏 明崇祯元年戊辰科刘若宰榜》云:“陈美发,左赞善,上虞人。”考证所言当即出此。又检光绪修《上虞县志 九 陈因传》云:“子美发,字木生,幼奇颖,善属文。天启丁卯(七年)举人,戊辰(崇祯元年)进士,授翰林院吉士。辛未(四年)升检讨,分校礼闱,称得士,晋东宫日讲官。丁外艰,特恩赐祭。服阙赴都,转翰林谕德。时会推阁臣,廷议以非祖制,事寝。奉敕封籓。归里,卒,年三十九。(康熙志)美发与族父达生、族弟元映,时称陈氏三凤。”但美发是否号实庵,未见明文,且传文所记甚简略,或有所忌讳,尚须详考。若果是实庵者,则与尚木为天启丁卯举人同年也。(参光绪修《华亭县志 一二 选举上举人》表。)

或疑尚木诗题所谓“陈实庵太史”乃陈于鼎,其名号“鼎”与“实”有相关之意,其官职与太史又相符合,且陈卧子《兵垣奏议 上 荐举人才疏》有“庶吉士陈于鼎,英姿壮志”之语,故此说殊有可能(胡案:《雪樵诗话 三 卷一》有是人之名:陈于鼎实庵。先生推测正确)。由是观之,卧子诗题下庄师洛之考证未必确切。于鼎事迹见《小腆纪传 六三本传》,其人即下引林时对《荷牐丛谈三》所谓“小王八”者,是也。

尚木诗题中仅言弘光元年元夕与实庵同集牧斋斋中,然此夕既是张灯陈乐观鱼龙之戏,如是盛会,所招之客绝不止陈宋二人。让木不过举实庵以概其余。或者实庵亦有同赋此题之诗,遂语及之耳。让木此时与存我同为中书舍人(见下论),又同为松江籍,更俱是河东君旧友。揆以物以类聚之义,牧斋此夕颇有招宴存我之可能。问郞玉篆之送还恐即在此夕。盖预宴者既甚多,依当日礼俗之限制,河东君若以女主人身份亲出陪客,且持此纪念品面交问郞,在河东君方面虽可不介意,在牧斋方面则难免有所顾忌,故遣双鬟代送耶?俟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