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作了5个月的茉莉小姐准备回老家。
离职理由是:“我妈说帮打点好了关系,让我回老家。”
人事部T小姐帮茉莉走辞职流程,直说现在的年轻人只会拼爹拼妈,不会拼自己。
茉莉的家境其实并不好,茉莉妈妈是个全职主妇,这次关系打点,她用了大半积蓄,动用了所有人脉,工作编制内,转正后薪水4K多,在县城算不错的差事,但升职和前景一般。
我不明白,现在有5K多的薪水,处于上升期,为啥茉莉还要选择回家。
“吃住在家,都不用钱。而且按照妈妈的规划,我可以少奋斗几年。”
“你现在工作挺好的,也处于上升期,踏实工作几年,会有可观的前景。”
“我挺怕自己闯不出名堂的,怕到时一把年纪还一无所有。老妈帮我找的工作稳定,至少可以让我在县城有体面的生活。”
T小姐又气愤又无奈:
如果是看到工作前景自己选择回去,那倒还好。拼的还是自己的能力,但指望父母找的稳定工作可以少奋斗几年,那TM的不是在混日子吗?
只能感慨,拼爹拼妈这个事还真不分家境,不分性别。只要想偷懒,只要想少奋斗几年,只要想稳定,就让父母帮忙就对了。
有钱的父母,孩子可以拼她的“钱”;家境一般的,像茉莉这样的,可以“拼”父母的积蓄和人际关系;家境差一点的,是不是要“拼”父母的命了呢?
这种表面“听话”的年轻人,本质上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敢“拼自己”,同时,也在逃避自主选择未来的责任。
2.
在这个夏季,不知道有多少毕业生像茉莉一样,卷席风雨着回了老家。
人事部的T小姐收过很多辞职信,理由跟茉莉给出的相似:
家人托关系安排我到事业单位;
家人让我辞去现有工作,去单位入职;
为了工作稳定,听从父母建议去考编制……
T小姐很无奈,连一个激动人心的辞职理由都没有,既没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情怀,也没有“我想像梦一样自由,回家养猪”的幽默调侃,怎么有心力和热情去面对接下来未知的人生?
是不是父母“选择”的成本低,自己做决定的责任大,所以干脆就听话,在爹妈划好的舒适区安心工作呢?
可是,当有一天,父母不能再为你打点关系和做决定时,你该怎么办?当有一天,政策和经济变化了,你能应对吗?
T小姐和茉莉一样,都是从乡下考上广州的大学,毕业后留在广州工作。
也经历过租房、泡面、低工资的时期,因为太难熬,父母总劝说她回乡当村官。
可是T小姐不想,她想留在大城市:我留下,至少还来得及做一场梦。可怕的是连梦都不敢做,就退回去。
如今,T小姐在广州工作了8年,3年前和先生一起在郊区买了学区房,一家三口都在广州稳定下来。
她很庆幸,当初没有拼爹拼妈,而是那么努力拼自己。
难熬时不是没想过放弃,只是她都会问自己:
你想让子女以后像自己一样,要收拾行李,卷入“进城浪潮”的竞争吗?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那样的人啊。
然后T便坚持下去,她选择留下来,不但为自己的职业前景,也为孩子。
现在,她实现了自己的小梦想,在广州落户,而她的孩子也不用像她一样——需要卯足劲往城里冲,他可以选。
3.
其实,那些“拼爹拼妈”却不愿“拼自己”的人,多是被父母惯坏的孩子。
他们或许暂时能有父母期待的样子,但却很难成为“自己”。
我不知道那些“拼爹拼妈”甚至“啃老”的人,是否质疑过父母的安排?是否设想过自己走什么样的路?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庸碌的?平凡的?优秀的?
凤凰卫视《领航者》的于盈曾采访一系列全球商界领航者们,发现优秀商界人士的养成,与父母的家庭教育分不开——他们的父母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也给孩子自由,尊重孩子的选择。
对帮孩子包办,干涉孩子选择的家庭教育,创新工场的创始人李开复表示反对。
他甚至认为:
父母是除了学校以外对孩子在未来世界成长的第二大障碍。他们自然地会让孩子去达到自己没有达到的梦想,过自己没有过的日子,或者用当年自己成长时被衡量的方式去衡量现在的孩子。
父母会用这种过时的知识去引导孩子,但是其实是在误导孩子的成长。
茉莉的父母认为事业单位是最优选择,T小姐的父母认为回乡当官,在熟悉的环境和人际关系里才有好发展。但那只是他们过往人生和经历的判断。
留下与否、职业选择,都应该自己决定,而不是交给父母。
庆幸的是,T小姐没让父母帮自己决定,她的选择让她走上了想走的路,并且,T小姐也越来越努力,让这个选择变得更正确。
时代变幻莫测、知识不断更迭,倘若一味听从过时的知识和经验,不去“拼一把自己”,你就丧失了自己去找寻未来的机会。
4.
李开复在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写过他在5岁时坚持不读幼稚园,要上小学的事。
当时他父母说你考得上就去读,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小学,破除了年龄限制。
这件事让他从小就知道:可以为自己的未来做计划。
他至今仍感激父母对他未来的路保持完全开放的心态,这才有了现在的自己。
可现在,很多人不愿为自己的未来做计划,他们做好了等父母来安排一条“康庄大道”的准备,这是“巨婴”——心理滞留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
心理学家说“控制型父母+没限度的娇养=一个一辈子无法断奶的巨婴”。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沦为巨婴?——让他们不再“拼爹拼妈”,而是“拼自己”。
其实,优秀的人不是靠听从父母的安排,取得成就的,而是在自由的空间里找到了兴趣和擅长领域,去自立和成长起来。
全球私募基金巨头——黑石集团的创始人苏世民说:“给予孩子自由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自立和给予他们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利很重要。”
父母可以给迷茫期的孩子建议,但不是直接安排一条路,让他们去走。包办会让父母有成就感,而不是孩子有成就感。这也剥夺了孩子应对非预期内事情的权利。
一个成年人,应该懂得为自己负责。
5.
当然,我鼓励“拼自己”并不是让你跟父母对着干,或只选大城市的工作。
而是在一个自由的环境里自己做出选择,并对此负责——你能承担这个选择最坏的结果。
那怎样才是“拼自己”的正确方式?
鲁迅曾对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傀儡家庭》人物娜拉进行过分析,他在文章《娜拉走后怎样》 里说: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什么意思?
就是一个要“出走”,要“独立”的人,不但要有觉醒的心,还要有支持你觉醒的钱。
换言之:你不但要有独立意识,还要有独立的技能。否则,哪怕你有独立意识,你也因为无路可走而无法独立。
如果你发现父母过分保护,包括物质上的“苦”——挑战自己体能上、生活上认为做不到的事情,还有精神上的“苦”——怎么应对那些不友好的人,怎么处理纷争和应对不公待遇等。
你应该及时站出来说:我可以为自己的未来计划和打算。
只有当你挑战和处理过一些事以后,才有信心和能力为未来做选择,你才能有信心不“拼爹拼妈”,而是“拼自己”一把。
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拼自己?
你想想子女: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你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