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渡边博子小姐,因为我很害羞,所以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去。”直到很多年也一直忘不了藤井树看到书卡背后画像而感动落泪的时候,仿佛百转千回,年少暗藏的情愫终于得到不经意的泄露。曾有人排序“世界15部让你哭的昏天黑地”的电影,电影《情书》也在其中。然而这样的归类我并非认同,与其将其定义为“催泪瓦斯”电影,对我而言却是一部简单纯碎令人平静的电影,欲言又止的话语,持续岩井俊二的点到为止的风格,让人陷落温情的回忆辗转反复不能入眠。在阅读纸书《情书》是在观看电影的很多年之后了,因为不想破坏电影自身的美感,后来的购买也仅仅因为顺手买下而已。在书中的后记里一篇被北川悦使子写的评论:我曾经不以为然,认为拍电影有才华的人,是不可能具备过高的写作天赋的。也许正是这种被人们潜意识所为“不可能具有”的写作能力,阅读岩井俊二的文字让我体验到不同寻常的惊喜。
书的开头便是漫天大雪,人群在墓碑前双手合十祭奠死去两年的藤井树。这让我想起《红楼梦》最后几章节中也是这样白雪染大地,好一个一干二净。小时候常听人们讲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以为林黛玉的死亡便是故事结局,后来阅读《红楼梦》之后才知道,女主角的死并不是故事的终结,甚至在巨大的悲剧漩涡中显得举无轻重。《情书》一早便将男主角的死讯传递给读者,仿佛刻意让女主角上演独角戏,然而故事的后面才发现,那被岁月洗蚀的回忆却在信中使男主角一次次鲜活起来,这时才明白,故事才刚刚开始。我想作为中国四大名著的《红楼梦》和日本纯爱系列鼻祖的《情书》而言,死亡是对于呼吸的停顿,更多承载着生命的质朴,对永恒之爱的渴望。
博子对未婚夫藤井树的所有怀恋也不过在热闹的仪式前静静的祈祷,博子来到藤井树的家,尘封的画架和油画,也许再也不能写的那些笔,一切都是从前那般熟悉。藤井树的母亲打开纪念册,博子偷偷在腕上记下他的地址。喊着他的名字千千万万遍,终于做出一个天真的想法,给天堂的未婚夫寄信。宛如一个美好的梦境,没有人打破,一直一直写下去,那也便是好的吧。第一封情书的写下时,那么短,那么简洁,千锤百炼的思恋化为那一句最温情的问候。
你好吗?我很好。渡边博子
这本是博子苦心经营的宣泄方式,机缘巧合,信却不曾想寄到了少年藤井树学生时代班上同名同姓的少女藤井树的手上,两个女孩在信件的你来我往之间,少女藤井树对少年藤井树的回忆慢慢的溢出了尘封的回忆。重名带来同班同学一次次的起哄,骑自行车被纸袋子盖住头的恶作剧,少年藤井树固执在图书证上写上自己的名字,靠着自行车转动带动忽闪忽灭的灯光对照试卷答案,以及不善言辞的少年结结巴巴说下节哀顺变的客套话。
生命像一些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也成为了博子心中的疑惑。 博子的疑惑因无人解答变得无解起来,她不知道自己一直相信的一见钟情是否只是因为自己是某人的幻象,而自己一直赖以生存不断凭吊的爱情是否只是一场替身的演出。
于是博子在后来得知女藤井树和自己长相相似后,哭着对男藤井树的妈妈说,我不能原谅他。博子在故事中是最为压抑的人物,她的深情藤井树的内敛安静相比,是那样炽热执着。因为无法忘怀,她选择向天国投递情书;因为在意,她嫉妒男友把自己当成另一个人的影子;因为难以忘情,她始终不能接受另一个好友的爱。
博子,终究原谅了藤井树。或许,在她无法释怀的感情中已毫无责怪二字。
当博子完整的回顾了藤井的那段记忆,见到了藤井树生前的登山朋友,面对那座埋葬了爱人的雪山,在清晨用力地一遍一遍喊出你好吗?我很好的时候,我想她才真正从死亡,从怀疑中解脱出来了。
“ 感谢你赠我一场空欢喜。我们有过美好的回忆,让泪水染的模糊不清。偶然想起,记忆犹新”沙哈拉沙漠还一如往日那般辽阔炎热,失去心爱丈夫荷西的三毛不再像从前旅途中那般快乐。斯人已去,回忆纵然美好,活着的人也更应勇敢走下去。
相比近年来备受人们喜爱的青春题材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和《我的少女时代》对青春遗憾的诠释,幼稚因为年轻而狂妄的柯景腾,霸道因为年少而潇洒的徐大宇。《情书》中的少年藤井树却是那样的安静腼腆,我想这就是青春的另一副模样,羞于表达的隐忍。当然,藤井树的青春也有着冲动和倔强,脚踝受伤逞强走上跑道,用拳头维护和自己重名的少女,这些我们不能不叫它,青春。
前段时间很喜欢韩国TVN出品的电视剧《请回答1988》,一贯前两部《请回答1997》和《请回答1994》的叙事风格,也被称为“猜老公系列”。这部剧在前18集时被剧迷们赞为完美,但在大结局女主角老公揭晓时,剧迷们大呼愤懑,指责编剧修改了剧情。“请回答系列”一直是我最爱的影视作品,前两部中无论是年轻不懂爱情的程诗源,还是因为异地恋而结束感情成娜静,在经历年少的遗憾的错过,最后用成熟得到大人的爱迎来了圆满。然而在第三部《请回答1988》中,开朗却时常犹豫的金正焕却真正的错过了渴望爱的成德善,败给了说话笨拙却敢于表达爱意的崔泽。编剧李有贞用残忍的方式清晰的述说现实,爱需要同步和改变,而不是一厢情愿幻想着运气。在看着微博里的评论中,很多网民为金正焕这个角色抱不平,大呼“我的狗焕啊,我狗明明是男主角,却没有男主角的戏,呜呜~~”但我想起金正焕在错过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后说下的懊悔,我想作者想要表达的答案就在其中。“可是命运、还有时机,不是找上门来的偶然,带着恳切的盼望做出无数的选择,创造奇迹的瞬间,毫无迟疑的放弃和当机立断弄出来时机,让人讨厌的不是那时的红绿灯、也不是时机、而是我数不清的犹豫不决。”金正焕用迟疑错过了时机,即使在观众心中是独一无二的男主角,但在女主角的爱情中再无戏份可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是来不及用行动来表达时,恐怕会倦怠那温柔美好的时光。
藤井树是与金正焕相同经历的人,然而幸运的是藤井树遇到了博子。自始自终我不赞同藤井树对博子的爱情仅仅是个替代品。当藤井树长大成为一个可以依靠,有责任感,热爱挑战的男人的时候,他真心爱着的人,真的是博子,他已经懂得了如何去说爱,去呵护,只是依旧有些木衲。所以博子所记忆的那些求婚是可笑而甜蜜的小细节,不会是来自虚构,不会是来自虚情假意,不会是一份佯装的爱情。但对于藤井树而言,可遇和可求之间,只在太过年少的时地来看,才仿佛隔着沧海桑田。
如果当初我勇敢,结局是不是不一样。如果当初你坚持,回忆会不会不一般。最终我还是没说,你还是忽略。我想这个对于藤井树的内心独白来说也是恰当不过的吧,在藤井树葬身雪山,时光回光返照映入眼中,哪怕是吉光片羽也会泛起丝丝甜蜜吧。
在故事的结尾,长大的少女藤井树又从学妹们那里收到了那本《追忆似水流年》,那本少年拜托少女代还的书。我想对于男藤井树而言,《追忆似水年华》是一种情结,像是对青春的最后一次告别。当女藤井树接到学妹们递过来从书发现书中的卡片时,本以为那卡片的背后会是情书,却是一副画像。那个害羞的男孩,就算在情书中,也不想多说几句。藤井树噙着泪笑了,幸福已经在亲情敲打着她。那个男孩虽然再也不会出现了,这迟到的情书却让她拾起了那段平静而柔软的恋情。“因为我很害羞,所以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去。”那个真相被揭开阳光温煦的下午,浪漫得一塌糊涂。
落落说,年华是封被退回的无效信。
可是,即便那封被遗忘在信箱的信已布满尘埃,但书写人却忘不了当初撰写的感动。
年华似水,细细回想起,俨然成为了回忆里的旧人。“你好吗?我很好”这是1995年的《情书》传来的声音,将书合上,安静得却怎么也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