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一个朋友看我发了新文,提醒我,不要忘了写旅行青蛙。
旅行青蛙大概是去年年底火的,势头很猛,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它的通稿,一时竟压过了农药和吃鸡。那时就想着蹭热点写一写,结果一直拖到现在。
过年回家遇到那个朋友,聊起旅行青蛙,我们一致表示——不玩这类游戏。
但其实我是玩过两天的。那会儿群里几个姑娘都在说自己的蛙又咋了咋了,一副婚后宝妈的即视感。
很好奇这个“佛系”游戏究竟是怎么个佛系法,于是就凑了个热闹。
安卓版的除了广告很烦,游戏本身的制作、画风还蛮好的。
青蛙丑萌丑萌的,只要在家,整天就是坐在床上看书,也没见他做过别的事,游戏界面更是简单到毫无想象的空间。
说起来,这个游戏真是既不刺激又不有趣,但我还是忍不住一会儿点开看看蛙出门没有,一会儿点开看看蛙回来没有,一会儿点开看看蛙有没有在做别的事情。
养一只蛙,像养了一个娃,很多人这么说。
枯燥单调的游戏体验,唯一的惊喜在于蛙的礼物。玩家像老母亲一样给蛙准备行囊,然后像老母亲一样等外出的游蛙回家,看看他拍了什么照片,去哪儿玩了,和谁玩了,玩了什么,带了什么特产。
记得有个室友收到蛙儿子给她写的信,把她高兴的,真跟她家有儿初长成似的。
后来网上出现了一个旅行青蛙的程序图,上面清晰地标出了玩家准备的每一件行囊,会导致青蛙去什么样的目的地。
看来,再生活的游戏,也不过是个程序。指令触发结果,就像一个迷宫,不管看上去有多弯弯绕绕,从俯视的角度拿笔一画,出口总就在那儿。
这样一想,蛙儿子什么的,好像也没那么温馨了。
华美繁复的表面下,往往是简单冰冷的本质,想明白这点,很多事也就没看上去这么有吸引力了。
比如有人觉得,旅行就是去一个地方吃喝玩乐,没什么意思;寿司就是米饭上摆块鱼,没什么意思;结婚就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繁衍后代,没什么意思……
如果把凡事的本质比作句子的主干,那现象就是定语,前者是重点,后者是装饰,也是亮点。一眼看到本质的人,很容易对生活失去乐趣,因为他们在乎的是重点,忽略了亮点。
不过我弃玩旅行青蛙,当然不是出于这么高大上的原因了。
当我捧着手机,惦念着蛙儿子上哪儿玩的时候,我家十一正玩命地刨我的裤脚,我这才想起来,今天还没给它喂草。
突然觉得,缘木求鱼的傻子说的大概就是我吧。身边养着真宠物,还养什么电子蛙。
于是我果断卸载了游戏,撸兔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