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的本子上没有诗和远方,只有记满在工地里干活的日期。
父亲是个粗人,没受过多少教育,只读了小学三年级,后面就辍学了。跟父亲交流不多,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不太好,因为每次回去晚了都会被打,那个时候住的还是街边小巷,街坊邻居都认识,记忆最深刻的是,那天被他嗯在地上跪着,拿着皮带打。我没感觉到有多痛,我只是觉得很丢脸,再也没有一回,回来晚的时候了。
我害怕他也讨厌他。他打呼噜 吃面声音很大,袜子不常换,不太爱讲卫生,出去跟别人说话也是大嗓门,在公共场合总把手机声音调的很大。
真正有改观的时候是,小学五年级,老师组织班上举行春游,三天两夜,我特别想去特别想去,因为我身边的朋友都去了,可是要交二百三十块钱,那个时候的二百三十块钱足够母亲三天的工资了,后来母亲看到老师在群里发的消息的时候,问我要不要去的时候,我说:“太贵了,不去。”
父亲看出了我的小心思,直接问我:“你想不想去?想去就去,咱有钱。”
我那时候是个孩童,立马脱口而出:“想!”眼里发着光的说。
以前总觉得花父母的钱理所当然,得到钱也拿出去乱花。不知道父母挣钱的幸苦。
直到那个夏天暑假高温四十度的时候父亲叫我去给他工地里送饭,因为天气太大,导致中午吃的饭是馊的,我不愿意去,谁大热天的跑来跑去啊。我跟他讲:“你可以在外面吃啊,还省得麻烦。反正我不送饭,谁爱去谁去。”
“瞎说,外面的饭不好吃而且还费钱,花那冤枉钱干啥,还不如吃咸菜加稀饭。”他乐呵呵的说。
后来在他送一次给五块钱的金钱诱惑下,我还是同意了。
就去了那么一天,那天太阳很大,工地上根本没有树木遮挡,父亲和他的工友就抵着晒,看到我送饭来了,工友们都还是很羡慕,一直夸我懂事,父亲笑了。回去的时候我哭了。
看到他连水都不舍得买,每天都是背着开水去工地,他在外面能省就省,不能省的也省。
后来那个暑假我给他变着花样做好吃的,凉面,番茄炒蛋,土豆丝,红烧肉.....
他高兴的像个小孩一样,嘴上说着太麻烦了,你花点时间好好学习,好好玩就行了。实际上天天给他工友炫耀,这样还不够,他还晒在家人群里发语音说:“看!我女儿今天给我中午弄的饭菜”。他还把给我这两个词说的特别重,像是在强调什么。
父亲很小气,小气到自己喜欢吃的喜欢用的东西都不舍得买,他常年都是那双二十块钱的破草鞋,没换过其他牌子的鞋子。
父亲又很大方,虽然没有零花钱几百几百的夸张,但是我想吃的想买的尽量都会满足。
想到父亲那么幸苦,省吃俭用,于是我买了条纯棉的毛巾给他,让他在工地上擦汗。还买了几个鞋底板让他以后换着穿。他还是那样,高兴麻了。表面上说:“我不需要那玩意儿。”
背地里不知道给多少人炫耀过。
我以前总是觉得父亲没有上进心,安于现状,我让他去学门手艺的时候,不至于每天在工地里日晒雨淋,也不至于找老板要账的时候,每天睡工棚里不能回家。不至于当廉价劳动力。他不去。
后来听妈妈讲,爸爸悄悄跟她说:“我去学手艺了,不光学手艺要花钱,两个孩子的学费钱怎么办,家里的生活费怎么办,还有妈的住院费怎么办,还有大大小小的开销,你的工资也不够那么多开销啊。”
突然就很心酸,父亲一生都在为这个家付出,让我们站在他的肩膀上看这个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尽量过的好一点。自己却辛苦了一辈子,委屈了一辈子。
或许他也曾有诗和远方,但为了这个家,忘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