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30岁了,你还在“瞎”忙

“当你为自己的忙碌感到沾沾自喜的时候,你想过有一天,或许会有一个拿着更低工资,充满激情的新人,轻易取代你现在的位置吗?”




1




手上的方案还在做着,客户的聊天窗口又弹了出来……半小时后还有个会。


好不容易完成工作回到家,刚换好拖鞋,老板一个电话打来,“后天的客户会议提前到明天了,把用到的材料整理一下……”,又双叒叕忙活到第二天凌晨。


早上,顶着昏昏沉沉的脑袋,仍旧要起床上班。


多项任务缠身,小王对这样忙碌的生活已经麻木了。但看着公司里如春笋般鲜亮的新人一波接一波,一种要被新人赶超的恐慌和焦虑油然而生。


“当啷”手机响了,老家的朋友发来消息,说要结婚了,问他有没有时间回去。


结婚,这也是如今让他很焦虑的事,30来岁,眼看着自己周围的同事朋友一个个结婚生子,尽管心里急得不行,但整天忙忙碌碌,钱也没挣到多少。


原因为何?


有人说,小王的工作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价值。


什么?——“类似长途商务旅行、会议、回复邮件、参加公关活动等等形式的‘工作’,都应当被归类为低价值的工作。”


“因为这些工作既不需要很高的认知水平,也不要求高强度的智力投入,它们操作简单,还容易被复制和替代,所以,在看起来同样忙碌的情况下,效率低下,产生的价值有限。”








2




说这话的人,就是《深度工作》的作者卡尔·纽波特。


现实中,与小王有着相似工作状态的职场人有很多,整天被外部力量推着赶着,永远有忙不完的活,但是却说不上来忙是为了什么。


低质量的勤奋远比懒惰更加可怕,看上去终日忙碌却没怎么有贡献的人,只能说你是在“瞎忙”。


“瞎忙”的人一直在忙,他并不懒,虽然一直在工作,但是浪费很多时间,导致时间离他远去,产出却不靠谱。


没有人打扰、专注状态下的深度工作则不同。


比如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瑞士苏黎世岸边建了一座石头房子,在这里,他隔绝一切干扰,专心进行心理学创作,后来成为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类似的例子还有比尔·盖茨,每年都要用一周的时间与世隔绝,来思考微软的未来;著名的小说家斯蒂芬森不使用电子邮件,在与社交媒体隔绝的状态下,专心创作。 


这种深度工作的能力,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稀缺的,而且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具价值




3




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屠呦呦发明青蒿素、袁隆平培育新稻种,他们都是全神贯注、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到了极致,这些特点也正是进行深度工作所必需的。


那么在这个繁琐的忙碌时代,普通人该如何进入深度工作,让自己的工作真正有价值?


其实,进行深度工作有四大准则:




一.远离社交媒体,慎重选择网络工具。排除不必要的干扰是进行深度工作的必备技能。




二.对抗分心,进行专注力训练。集中精力才是好好工作的关键。




三.尽可能地降低前期消耗,将深度工作习惯化。深度工作也需要仪式感,比如你可以把工位收拾干净,泡一杯清香怡人的花茶,以此作为一天工作的开始。




四.尊重时间,降低浮浅工作的比例。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当你把精力花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也就意味着,你要放弃重要的事情。








趁时光正好,努力向前奔跑!


如果现在的你还停留在低质量的勤奋,


工作中没有获得满意的成绩,


那一定是因为你还没有进行深度工作!






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高兴简书可以横屏写了,又有很久没有写东西,最近感觉很浮躁,哪怕静下来喘口气,冒出来的都是工作泡,没有一点东西可写...
    lruofeig0阅读 181评论 0 0
  • 色彩练习,继续加油呀!
    雪鲸呀阅读 572评论 2 4
  • 开工第一天,我开始严重的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自己立下的flag,没有完成,导致上班第一天节奏混乱,大量时间浪费,而...
    穆易_生涯咨询师阅读 113评论 0 1
  • 练车随笔 今天是我过了年以后第一天按时间练车,这个折磨我两年多考驾照的过程啊,充满了心酸。后悔早几年没有考,现...
    根姐养生吧阅读 2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