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能力,没有记忆,学习就无法进行。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记忆方法和其中的技巧,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没有记忆提供的知识储备,没有掌握记忆的科学方法,学习不可能有高效率。
如果我们把学习当做是一场漫长的征途,那么记忆就像是你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速度直接关系到你学习成绩的好坏,即它将直接决定你学习效率的高低。
在特定的条件下,学习者激活、提取有关信息,通过外在的反应作用用于环境。简言之,新信息被学习者注意后,进入短时记忆,同事激活的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也会进入短时记忆。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意义并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或者产生外在的反应。
1、学习新知识离不开记忆
学习知识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是循序渐进的。我们说,在学习新知识前,应该先复习旧知识,就是因为只有新旧知识相联系,才能更有效地记住新知识。忘记了有关的“旧”知识,却想学好新知识,那就如同想在空中建楼一样可笑。如果学习高中的“电学”时,初中“电学”中的知识全都忘记了,那么高中的“电学”就很难学习下去。 “一切后教的知识都是根据先教的知识”,可见,记住先教的知识对继续学习有多么重要。
2、记忆是思考的前提
面对问题,引起思考,力求记忆解决,可是一旦离开了记忆,思考就无法进行,问题也自然解决不了。假如在做求证三角形全等的习题时,却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里或定理给忘了,那就无法进行解题的思考。人们常说,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有时思考不下去的原因是由于思考时把苏姚使用的概念和原理遗忘了。经过查找或请教又重新回忆起来之后,中继的思考过程就可以继续下去了。 “不记则思不起。” 如果感知过的事物不能在头脑中保存和再现,思维的“加工”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米之炊了。
3、记忆好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记忆力强的人,头脑中都会有一个知识的贮存库。在新的学习活动中,当需要某些知识时,则可随时取用,从而保证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思考的迅速进行,节省了大量查找、复习、重新理解的时间,使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
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在阅读或写作时,很少翻查字典,做习题时,也很少翻书查找原理、定律、公式等,因为这些知识已牢牢的贮存在他的大脑中了,而且可以随时取用。
不少人解题速度快的秘密在于,他们把常用的运算结果,常用的化学方程式的系数等已熟记在头脑中,因此,在解题时就不必在这些简单的运算上费时间了,从而可以把时间更多的用在思考问题上。由于记得牢固而准确,所以也就大大减少了临时运算造成的差错。
尽管记忆是每个人所具有的一种学习能力,但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并不是每一个学习者都能掌握的。一些学习者会根据记忆对象的实际情况运用一些记忆方法进行科学记忆,并在自己的学习活动中总结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方法,巩固学习效果,达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