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八点半的时候,跟赵先森去蛋糕店买面包,店里有些安静,除了两三个工作人员,还有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士,正站在收银台边像是等待着什么。
在挑选的过程中我留意到,有一个包装好的蛋糕放在柜台上,但蛋糕有些歪斜,且有些沾到了盒壁上。正在这时,负责人过来问工作人员相关情况,才知道这蛋糕是被一个小孩子弄的。
赵先森听到这个时,不由的说了一句“又是一个熊孩子”,见气氛有些尴尬,我赶紧打住了他的话,继续挑选面包。
突然间,那女士走到小女孩身边抓起女孩的小手,啪啪打了几下,嘴里一边训斥着她,一边带她离开了!此刻,我心里似乎明白了几分,原来那蛋糕遭遇破坏,这小女孩的杰作啊,女士在收银台前这么久也是在协商处理这件事!
我跟赵先森买完糕点走了出来,跟他聊到,建议以后在公共场合,尽量不要说“熊孩子”这个词。尤其是我们现在当了父母,在以后的日子,将心比心,我们也不希望有人在公共场合这么评价我们的孩子,我们也不想变得如此尴尬。
赵先森说,以后会注意的,他看店里的情况那么安静,没想到那小女孩就是打翻蛋糕的人,也没想到她妈妈还在店里,所以没多留意就说了一句。不过,那妈妈还不错,至少把这个蛋糕的钱付了,只是公众打小女孩有点不合适。如果以后自己的小孩犯了类似的错误,他也会买下这个东西,把小孩带回家以后再跟他讲,因为他的错误、他的不好行为,让父母多花了一些不必要的钱等……
我不知道我们现在能说出这些话,是否因为我们还没经历这些事情,宝宝暂时也还未成为别人口中的“熊孩子”,等真到那一天,我们是否还能如此冷静妥善处理!
但我知道有一点,在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在公共场合吵闹,甚至犯错的时候,管好我们自己的嘴巴,口下留情就是对那些父母最大的善举。孩子没有管好,他们是有错,但他们也会为此承受一定的代价,只是这代价不应该有路人甲对他们的一些不善意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