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今年65岁了,住在城里,在市中心有一套房子。她的老家在农村,在老家宅基地上也有一栋房子,但她现在却独自在城中村租住一个单间。
这个不足15平米的房间,带一个小小的卫生间,摆了一张单人床,房间一角的桌子上摆着煤气灶和锅碗瓢盆,就是做饭的厨房了,床尾堆了一大堆废纸箱、饮料瓶,这都是刘阿姨平时在外面捡回来的。
平时白天,刘阿姨都在大街小巷里捡废品,晚上才回到这个小屋休息。日子过得很艰苦,每天都要出门上街。而刘阿姨就靠捡破烂的钱度日。
我问刘阿姨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来捡破烂,说起这个话题,刘阿姨显得有些激动,慢慢打开了话匣子,跟我说起了她的往事。
1.曾经她活得像女皇
刘阿姨名叫刘梅,22岁时,经人介绍嫁给了阿强。阿强是镇水泥厂的管理人员,每天基本上都能按时上下班,每月有稳定收入,当时让很多人羡慕。
婚后,她给阿强生了两个儿子,先后相差2岁。阿强家里三代单传,到他这里一下子生了两个儿子,阿强别提有多高兴了。
他对妻子非常疼爱,不让她出去挣钱,也不让她下地干活,只要她在家好好照顾儿子。由于家庭条件还不错,家里种的5亩水稻田,都是阿强花钱请人打理。
她家在上世纪90年代就盖起了两层楼房,是村里的第一栋楼房。当时很多人电视都没有见过,而她家就买了21寸进口电视。
当时,一到晚上,很多人就跑到她家里看电视,家里都坐不下了。阿强干脆把电视机摆到门前台阶上,像放电影一样。一到晚上,门前就坐满了来看电视的左邻右舍。
她家里还最早装上了吊扇,用上了电灯、电饭锅,骑上了自行车。
这样的日子,让全村的人都好羡慕。刘梅也感到非常满足。她无数次在心里感谢老天,让自己找到了这么一位好老公。她也无数次憧憬着未来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2.一场意外把她逼成了女汉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意外,迅速将这一切化为了泡影。
大儿子12岁那年,阿强在水泥厂检查生产车间时,不幸被球磨机中弹出的一块石头击中头部,当场死亡。
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塌,让刘梅根本无法接受。她守在老公的灵堂前哭了两天两夜,多次晕了过去。
她甚至产生了随老公而去的念头,但看着两个还未成年的孩子,她只能默默地擦干眼泪,重新鼓起活下去的勇气。
由于是工伤,水泥厂赔偿了20万。
这些钱,要养活一家三口,还要送两个孩子上学,肯定是不够的。刘梅只能咬牙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除了家务,刘梅学着种起了水稻,田里施肥、打农药都是自己来,还有养猪、养鸡、种菜,只要能挣钱 、节省开支,她什么都做。
此外,她还找水泥厂的领导求情,给自己安排了一个打扫卫生的工作。每月也能有一点收入。
就这样,生活,硬生生地把这个曾经足不出户的家庭主妇,变成了一个养家糊口的女汉子。
由于太辛苦,刘梅原来白皙的脸变得又黑又皱,体重也减轻了10几斤。但刘梅从来没有叫过苦、叫过累,她觉得为了两个儿子,为了死去的老公,这一切都值得!
3.为了儿子她把自己变得一无所有
两个儿子也很争气,原来父亲在世时,成绩很一般,父亲去世后,他们亲眼目睹母亲的辛苦,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懂事了。
变得爱学习、爱看书,学习成绩也一跃成了班上前几名。
两个儿子高考后,都考上了一本,一个在省外一所大学学经济,一个在省内一所大学学农业。
大学四年,除申请了部分助学贷款外,两个儿子的部分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刘梅供应的,而且没有找亲戚朋友借一分钱。
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去了省城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小儿子由于学的是农业,就回了农村老家,承包了一座水库搞养殖。
刘梅感到很欣慰,感觉自己这十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儿子参加工作后,她感觉身 上的千斤重担仿佛一下子卸了下来,全身都轻松了很多。
儿子们也要妈妈不要再去水泥厂打扫卫生了,家里的水稻田也请人打理,好好在家休息。
刘梅听从儿子的意见,从水泥厂辞职了,平时就在家里做做饭,打理打理家务。
虽然身体轻松了很多,但是刘梅的心里却一点也不轻松。
看着两个前后只相差两岁的儿子都到了二十大好几的年龄,却都还没有找对象。刘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她听人说,要找对象,首先要在城里有房子。于是她便拿出了当年老公因工伤去世时水泥厂赔的20万,给大儿子在城里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
当他把20万拿出来时,大儿子惊呆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十几年过去了,母亲把他和弟弟拉扯大,还送他们上了大学,这笔钱母亲居 然一点都没有动,稳稳地存在了银行!
刘梅担心小儿子眼红,叫大儿子不要跟弟弟讲,就说是找人借钱买的房子。
大儿子对母亲考虑周全、一心为了自己的做法非常感动,泪流满面地说:“妈,谢谢您这么爱我,这么体贴我,这么为我着想,这套房子,一个房间永远都是你的,我保证,你什么时候回来住,我都欢迎!”
听了儿子的话,刘梅也很感动和欣慰,她感觉自己这样做也是值得的。
只是她内心里感觉有点对不住小儿子,这么多钱都给了大儿子,小儿子如果知道了,肯定会怪她一碗水没有端平的。
小儿子只比哥哥小两岁,眼看着也到了娶媳妇的年龄了。可是小儿子又在农村折腾,搞养殖也还没有搞出什么名堂,在农村如果没有钱,没有一栋像样点的房子,要想娶老婆,哪怕是娶个农村姑娘,也是天方夜谭。
刘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同时,也为了弥补自己内心对小儿子的愧疚。于是,她决定把现在住的老房子拆掉,在宅基地上重新盖一栋两层楼房。
可是钱从哪里来呢?刘梅想好了,用那20万存在银行的利息,当时拿到那笔赔偿款,她就把它存到了银行,存的是5年定期,自动转存的,利息应该有个七八万。在农村盖一栋房子应该差不多了。
刘梅把小儿子叫到跟前,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小儿子问她盖房的钱从哪里来,她说:“当年你爸爸的赔偿款还剩下几万,凑合一下,应该差不多。”并特地叮嘱小儿子不要跟哥哥讲。
小儿子听了妈妈的话,也很感动,当即表示:“这栋房子是妈妈您盖的,您想住哪个房间都可以,无论住多久都可以。”
听了小儿子的话,刘梅也很欣慰,她感觉这样处理,自己的心里好受很多了,也算是弥补了对小儿子的亏欠。
可是不盖不知道,一盖吓一跳,不断地要往里面投钱,最后全部搞好,一共花了10来万。
除了花掉8万块利息,刘梅自己还找亲戚借了2万多,总算是把这栋楼房盖了起来。
现在两个儿子都很满意,也都非常感激母亲,刘梅也感觉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很巧妙,只是她现在真的变得一无所有了,而且还欠了2万多元外债。
4.孩子成家立业她却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俗话说,中国的父母最累。两个儿子的房子问题解决后,刘梅又操心起了他们的婚姻大事。
不过,自从两个儿子有了房子后,这个问题似乎解决起来容易了不少。很快,一年时间内,两个儿子都找到了对象。大儿子找了个城里姑娘,小儿子找了个邻镇的农村姑娘。
儿子成家后,刘梅跟小儿子住在农村老家的房子里。现在她完成了两个儿子的房子、媳妇两件大事,感觉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但是,这样的轻松日子没过几天,刘梅就感觉不再轻松了。她还欠了2万多外债呢?借钱给她的亲戚见她家里的事都安顿好了,便来找她要钱了。
可刘梅身上哪里还有钱,她把所有的积蓄都给了两个儿子,已经身无分文。
但是,借债还钱,天经地义。再说她也是个爱面子、爱名声的人,不能因为2万多块钱,让人觉得自己是个不讲信用的人。
可是她到哪里去筹这个钱呢,两个儿子参加工作不久,刚刚成家,家庭压力也很大,她不想让他们来分担。只能自己想办法来挣钱了。
可是自己年龄大了,在农村也没有什么门路挣钱。她想到了一个可以挣钱的路子,那就是到城里去捡破烂。只有这个工作没有年龄限制,只要走得动,人勤快,挣点钱还是可以的。
捡破烂是可以,但是住哪里呢?刘梅想到了住大儿子家里。当年,给大儿子凑钱买房的时候,他不是说任何时候都给她留一个房间吗?
于是她给大儿子打了个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大儿子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支支吾吾地说要跟老婆商量一下。
一天后,大儿子打电话过来说:”妈,我跟老婆商量了,老婆不是很乐意,她说您捡破烂是为了还给弟弟盖房欠下的钱,应该去找弟弟想办法。另外,她现在准备怀孕了,对气味过敏,您一天到晚在外面捡破烂,好多细菌,对她怀孕不好。妈,这是我老婆说的,其实,我是不介意您住这里的,但老婆不同意,我也没有办法啊。“
刘梅没有说什么了,她默默地挂断了电话,她知道,儿大不由娘,既然媳妇不同意,那就不要勉强。
她也没有去找小儿子。她决定自己在城里租个便宜的房子,就当每月少挣点。
看了好几天房子后,最后她选中了城中村的一个单间,虽然面积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带卫生间,房间一角的桌子还可以当灶台做饭。关键是租金不贵,每月300元。
就这样,刘梅在城里开始了捡破烂的生活,她的目标很明确,捡够2万多,把欠款还清,她就回老家跟小儿子一块住。城里她还住不惯呢。
捡了3年破烂,刘梅终于把2万多块钱凑齐了。她从城里返回老家,如释重负地把这笔钱还给了当年借钱给她的亲戚。
然后,她回到家里,准备跟小儿子和儿媳妇商量下一步住回来的问题。
可是让刘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居然小儿子和儿媳妇异口同声地说”不同意“。
见刘梅呆在那里一动不动,儿媳妇补充了一句:”妈,你也太偏心了吧!瞒着我们偷偷给大儿子20万在城里买房,而只给我们在鸟不拉屎的农村盖个房,给了大儿子那么多钱他们却不让你住,现在却要跟我们住在一起,这是把我们当傻子吧!“
听了儿媳妇的话,刘梅感觉脑袋好像被打了一记闷棍,一片空白,她搞不懂小儿子和儿媳妇是怎么知道自己给大儿子20万在城里买房的事的?她当时明明叮嘱大儿子不要对任何人讲的啊。
儿媳妇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刘梅好像也觉得自己当年那么做似乎不太合适。她当时还为自己的做法得意呢。
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她可是一点私心都没有啊,她把自己所有的钱都给了两个儿子,只为了他们能够早点找个老婆、成个家。可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两个儿子成家立业了,她却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而且两个儿子、儿媳还对她都有意见。
此时的刘梅,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继续回到她在城中村租的单间,继续捡她的破烂,直到自己走不动的那一天为止……
笔者说:
听完了刘梅阿姨的自述,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既有对她的遭遇的同情,也有对她两个儿子、儿媳的愤慨。
刘阿姨中年丧夫,没有再嫁,独自一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并送他们上了大学,而且还给他们买(盖)了房、娶了媳妇,欠的外债自己去捡破烂来还,没有分摊给儿子。可以说是吃了一辈子苦,也可以说是毫无私心、一心只为子女的好母亲。
可是,这样的一位好母亲,到头来,晚年却落得两个儿子都不要她住、无家可归的凄惨结局。这是什么原因呢?
说起刘阿姨,老家的邻居都直竖大拇指,但说起她现在的遭遇,邻居们都直摇头说:“她太不懂得自爱了!”
是的,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给儿孙做马牛呢?老年人如何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呢?结合刘阿姨的真实故事,精进君提几点建议:
1.改变养儿防老的旧观念。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的理念。以前,没有建立社会保障系统,当一个人年老后,儿女就是自己养老的唯一依靠。
但是,现在不同了,我们的社会保障系统已经比较完善。 养老的方式比较多样,生儿育女不再是唯一的养老方式。
而且,现实情况是,当你老了、病了,真正能床前伺候照顾的子女很少。而且久病床前无孝子,能够数月、甚至数年在跟前照顾你的子女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如果我们老了、病了,不要对子女抱太多期望,子女能来照顾是缘份,不能来照顾也正常。现在的年轻人也不容易,平时工作忙,房贷、车贷压力大,养个孩子代价高,生活本来就焦头烂额,哪还有时间和精力来长期照顾病床上的父母呢?
有儿有女,更多的是一种象征和宣示。象征着自己的人生是完整的,每一个环节都走到位了,没有遗憾。宣示自己完成了家族传承的责任和义务,或者说是“接续了香火”。
如果非得说儿女的作用,那就是当你最后离开这个人世的时候,有人给你料理后事,这也许就是儿女最重要的一个作用。
当然,没有儿女的也会有人来处理,但只是显得有些凄凉而已。
2.提前安排好晚年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是否提前做好了周密安排,直接决定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
这些安排包括:
足额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当你老了的时候,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平时看病就医也能享受医保,这能给你的老年生活提供一个基本保障。
适当的商业保险,如重疾险,让你在患重大疾病时有一笔救急资金,不至于因病致贫,严重影响晚年生活质量。
足够的养老资金,除了每月的养老金,你应该还有一部分存款,专门用于养老或者治病等重大开支,这笔资金是你关键时刻的救命钱,一定要有安排。
房产,房子是老有所依的根本,房子不管好坏,一定要有。有能力的可以备几套,能力不足的至少应该有一套。有这么一套房子,老了你才有地方待,不至于到外面租房不断搬家,不至于到几个子女家里“转圈”。而且,现在以房养老比什么都靠谱。
3.子女之间一碗水要端平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人的本性。作为父母,在多个子女之间,要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要厚此薄彼。
否则,子女知道真相后,就会互相攀比,对父母产生怨恨。从而导致谁都不管父母的情况发生。
刘阿姨当时给大儿子20万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她也感觉对不住小儿子,所以也花10万给小儿子在农村老家盖了一栋房子,当时让两个儿子都很感动,她还为自己的做法感到很得意。谁知,纸里包不住火,小儿子和老婆后来知道了妈妈给哥哥20万买房的事,感到很不服气。
所以,当刘阿姨说要回老家住时,小儿子和老婆都不同意,还说出那么伤人的话来。
其实,刘阿姨没有一点私心,是全心全意为两个儿子考虑,可到头来,两边不讨好,两个儿子及媳妇都不让她住自己家里。使自己的晚年落得在城里租房住、捡废品度日。
当然,刘阿姨的两个儿子这样做确实不应该,但也与她当年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欠考虑有一定关系。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说一碗水端平,不是在任何事情上都百分百平均,是指在重大问题上、重大财产分配上尽量做到一碗水要端平。实际操作时,对于条件差一些的子女,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倾斜和照顾,也是人之常情。
4.自己在世时千万不要把房产分给子女
房子对养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房,你就有足够的底气,反正总有一个地方待。如果有多套房子,你还可以出租,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如果房价涨了,你的房子还可以不断升值,给你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但是,不管房子有几套,当你在世时,房子产权都要归你,不要轻易地把产权转让给了子女。只要你在世,房子永远都是你的,如果你不在世了,才轮到子女。
你可以以遗嘱的方式,将你过世后房子的产权归属问题交待清楚。以免子女之间因房子问题产生纠纷。
这不是对子女的不信任,而是对自己晚年生活尊严、品质的保证。
还有说句现实一点的话,只要房子还在你的名下,子女对你的态度都不一样,他们可能都要抢着哄你开心。你可以不用求儿子,不用看儿媳的脸色,你的晚年会过年很有尊严,很有品质。
刘阿姨虽然有两套房子,但是因为一套给了大儿子,一套给了小儿子,导致自己最后无家可归,只能租房住,这就是再现实不过的例子。
刘阿姨的教训,值得每一位老年人深思!
愿天下每一位老人,都能够老有所依、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