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先假想一个问题:一个人如果不阅读,或者没有正确的阅读观,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
孤陋寡闻?被人笑话?上不了好大学,谈不到好对象,找不到好工作?
这些答案都低估了阅读的力量,或者说低估了不阅读的破坏力。最糟糕的情况是,他可能会去杀人放火!
这不是危言耸听,日本明治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学家斋藤孝先生在其著作《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中就讲了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看似正常普通的人,却极其残忍地用链锯活生生杀死了一个人。在接受审判时,他态度认真又冷静,表示自己会接受死刑。审判员问他:如果能回到过去,你希望回到什么时候?他回答:我想回到学生时代,多读一些书。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罪犯说的是真话。当然,读书未必能保证一个人守法一生,远离灾祸;但不读书,却绝对容易让人走向极端,堕入深渊。
这就是斋藤孝先生的《深阅读》一书强力呼吁的:年轻人,一定要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否则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你会变得脆弱不堪,难以体验到生命的宽度、深度和温度。
这本100多页的小册子,很多人读来觉得浅显宽泛,既没有认知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没有立竿见影提升阅读能力之技法;但用心体会,这本小册子可能是改变你对阅读的认识,甚至改变你人生质量的『阅读宣言』。
2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诱惑不断的时代,能够真正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的人越来越少。大家的理由看起来也不无道理:时间这么宝贵,谁还有耐心一字一句地阅读、理解和消化?
真的是这样吗?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了数百万年,但人类文明的进步却是在最近五千多年才产生的。为什么呢?是之前的人类不够努力吗?不是。相反,之前的人类比现在的我们更加艰苦卓绝,更加玩命勤劳。但因为没有文字,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千辛万苦积累的经验无法传承下去,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后继,却始终都只能在生存线上挣扎。
公元前3500年左右,楔形文字的出现终于让人类突破了生存线上的挣扎,各种教训、经验、方法都逐渐被转化成记录翔实的书写符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此后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和福利稳定有序地向前迈进。
所以今天,我们不必亲自去摸一下老虎屁股才知道老虎是不能随便逗着玩的;也不用四处采集野果围捕动物以获取食物,丰富的农业知识让我们有效地种植粮食养殖动物以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面对疾病,我们更不用束手无策地等死,各种病理学、药理学知识会告诉我们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史就是由书籍构筑和传承下来的;阅读,自然也成为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最重要途径。
但面对这个花花世界太多的精彩和诱惑,人们静心阅读的动力却越来越小,渐渐忘却了是什么带领我们走到今天这个物质和精神世界都极度丰厚富足的时代。
读书少,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见识少,看到点什么就激动不已,遇到点问题就不知所措。就像斋藤孝先生说的,思想缺乏深度,无法抓住事物的本质,行为极大地受到情绪支配,轻易地笑或者哭,并期望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更严重的情况是,缺乏精神力量,在遇到打击时容易变得脆弱不堪,甚至走向极端。
但如果博览群书,或者读过一些经典,这些脆弱的人们就会惊讶于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具有的强大意志和韧性,为了解决问题能迸发出的无限创意和万千方法。他们会认识到,眼前似乎天都要塌下来的困难,自己绝非第一个遇到,人类历史上已经有千千万万个相似案例和经验可以借鉴,并且解决方案一二三四已经整齐地排放在桌面供自己选择。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树立和培养起坚韧而有深度的人生观,在以后面临其他问题时,能够有面对的勇气、解决的方法和执行的毅力。
可惜的是,太多人读书太少,以至于他们完全认识不到,更无法体验阅读的力量。人类千百万年积累的韧性和智慧与他毫不相干。遇到问题不堪打击,走向极端,也就不奇怪了。所以说,深刻理解阅读的意义,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对我们的人生来说至关重要。阅读不是锦上添花的事,阅读是关系到我们生命质量的大事。
3
那什么才是正确的阅读观?又怎样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呢?
总结斋藤孝先生在书中的观点,正确的阅读观有三个关键字:广、深、行,也就是要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勤于行动。建立正确的阅读观也就是要围绕这三个关键词采取行动。
先说广泛阅读。
目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带着目标有针对性地读书才会收获最大。在想解决某一类问题时,这样目标明确的阅读方法确实最高效有用,但上升到提高生命质量层面的阅读,则需要我们广泛阅读,在不同的领域吸收不同的知识和能量。
一书一世界,每本好书都能向我们打开通向更精彩世界的一扇大门。不要被『兴趣』所限,很多时候,我们的『兴趣』和『好恶』都是流动的,不感兴趣只是因为自己不了解,一旦我们跨进那扇全新的大门,很有可能会被里面自己不知道的世界所吸引。
斋藤孝先生举了一个例子,对E=mc^2这个公式,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很枯燥没兴趣,自然也不会去翻看一本名叫《E=mc^2----世界最著名的方程式”传记”》(大卫.波丹尼斯著)的书。但如果我们秉持『开卷有益』的正确阅读观,用开放的心态翻看这本书,就会发现其奇妙有趣之处。当读完这本书,你眼中的世界会变得与以往截然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有改变。我们阅读的目的并不是成为一个物理学家,而是透过书籍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和各种现象背后的本质。
广泛阅读,就能最大程度上让我们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和各种现象的本质,帮助我们看问题时迅速透过现象抓本质,并带给我们多维的思考角度----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
当然,广泛阅读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一定要阅读经典。顺手拿起本书就读不是不可以,但请事先衡量一下机会成本:读这本书的时间,我原本可以读一本更好的经典,为什么不优先读完经典呢?
再看深入思考。
斋藤孝先生在书中有个非常棒的『清流』和『浊水』的类比。他说人类千百万年积累的知识和智慧早已达到极其深入的程度,就犹如地底深处流淌着的清流。而我们每个人平时面对的各种日常事务和麻烦,只不过是地表浅层的浊水。浊水苦涩,让人厌恶,很多人因为浊水就觉得人生苦短,没有意思。可是他们不知道,浊水底部,流淌的是甘甜的清流,一旦『深潜』就能尝到这甘甜的清流。我们知道有清流这个事实,以及具备深潜到清流这个能力,靠的就是读书和思考。
所以在斋藤孝先生看来,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深化思想,升华精神,而非单纯地获取信息。在这一点上,斋藤孝先生特意对比解释了网络信息与阅读的关系:网络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信息,及时而大量的信息。如果我们想只依靠网络上的信息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就好像在在海量的信息表面漂流,完全无法深入其中。而只有当自己的思想达到一定深度以后,这些网络信息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我们的思考提供新的线索和论据。否则,没有坚定立场的信息冲浪,只会让我们随着浪头在浊水中飘来飘去,永远无法深潜到清流中汲取营养。
培养深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边读边问,自问自思。阅读的过程中提出好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能帮助我们透过文字表面吸收更深层次的内容,不断深潜直至达到清流。
最后说说勤于行动。
勤于行动指的是阅读后需要有输出,否则读了也等于白读。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深化思想,但这个过程不会自然而然发生,需要我们付诸思考和实践,只有有了输出,思想才会在输出的过程中得到深化。
如何行动输出呢?
第一步,读完一本书至少能够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斋藤孝认为,不能向别人说清楚的书,不算『读过』。
第二步,斋藤孝建议,用y=f(x)函数,将书中内容融入自身理解和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能量。这是个非常新颖的解读角度。斋藤孝解释,x是我们阅读的素材,f是转换函数,y则是得出的结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转换函数f,也就是说每个人对相同的内容会有不同的解读和行动方式:面对一大堆数字、理论和公式,爱因斯坦通过自己的解读发现了相对论;面对同样的风景,梵高通过自己的解读创作出来不朽的画作。通过大量阅读,我们不但可以搜集到海量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建立其自己的f函数,也就是我们理解世界,采取行动的过程。书读得越多越深入,拥有的视角越广越深刻,f函数才能更有效地完成从素材到结果的转换。下一次读书时,试着观察一下自己的f函数是怎样的?你是怎样从书中的信息推导至现实中的行动的?
第三步,用交流来实现思想的碰撞,迸发出更大的火花。斋藤孝提倡读书要『孤读』,因为这是最高效的读书方式,能让我们最大程度沉浸在书中,咀嚼、理解、吸收作者的思想。但读完以后,我们需要带着思考和理解去和读过同一本书的人交流,看看他们都是如何理解、转换这本书的。这个过程是有效阅读一本书最关键的一步,因为很多时候由于我们背景、水平的限制,对一本书的理解可能是片面,肤浅的,但是如果能和其他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理解、思考和行动,我们就能发现更多的角度,对书籍内容进行更深刻的挖掘。
除了上述关于阅读观的介绍外,斋藤孝在这本《深阅读》中还简要介绍了一些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例如用顺藤摸瓜式的主题阅读来扩展知识网络、利用有声读物来提高阅读兴趣、以吐槽式阅读来巩固记忆、建立分门别类的书架来整理阅读思路等。但这本书的精髓,我认为不在于介绍了多少读书技巧,而在于呼吁和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建立正确的阅读观。阅读的意义远远超越了获取信息,它是我们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安身立命,克服困难,实现梦想的重要途径。缺乏阅读的人,不仅是孤陋寡闻的,更是在心灵上贫瘠而脆弱的,他们缺少精神力量和资源方法去面对人生的种种艰难困苦,很容易走上歧路,甚至堕入深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正确的阅读观列为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并列的第四观,一点都不为过。
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阅读观吧。很多时候我们觉得阅读无用,或者认为阅读无效,不是因为不够勤奋,也不是因为方法错误,而是我们的阅读观不正确。要想用阅读来改变人生,首先请建立正确的阅读观。
----THE END----
往期读书请点击查看:
《如果你还没读过《精进》,至少应该知道这五个让你变厉害的方法》
《24个改变人生的清单类App |《为什么精英都是清单控》浓缩书》
【为时未晚】关注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开启全新的人生旅程,It's never too 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