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 here we go 等在对话中的用法

在英语对话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短语:

There it goes,there he goes,there she goes, there it is,there he is,there she is,there you are,there you to,there we are,there he was,there we were,here we are,here you are,here we go,here you go,here they are 等等,如按字面翻译,一些场景的对话,便会然你感觉一头雾水。如果搞不懂这些短语在他人对话的含义,就更别提自己使用了。

下面来先来看看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培训部 陈怡 所作的文章:

原文链接地址,请点击此处

以影视语料为基础的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学习之认知解读

陈 怡

(上海外国语大学 出国培训部 上海 200434)

提 要:以英美影视剧台词语料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分析了英语口语中十分常见的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本这类习语的诸多意义都可追溯到空间体验和由此产生的 “始源—路径—目的地” 这一空间意象图式,同时这类习语的形式变化和部分意义拓展源于不同的识解运作,如注意力、力动态、视角等。本文归纳了隐喻投射机制下这类习语的四大隐喻意义。文章再次证明,空间体验是语义表征的源泉,语义即是概念化。
关键词:空间体验;意象图式;识解;隐喻;概念化
中图分类号:H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414(2009)04-0118-06

The Film-Transcript-Based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 Idiom

CHEN Yi

Abstact:This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the corpus of English film and TV show transcripts, investigates the "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 idioms commonly found in spoken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t argues that various meanings of the idioms can be traced back to human's spatial experence and, hence, achematic image of source - path - destination. Meanwhile, the variation of their forms and partial meaning expansions can be accounted for by the construal operations in the conceptualization process, eg. , attention, force dynamics and perspective. The article then classifies the idioms' four sets of metaphorical interpretations under the semantic mapping mechanism. Overall, the article reinforces the theory that spatial experience comes as the ultimate source for semantic representations and meaning is nothing but conceptualization.
Key words:spatial experience;schematic image;construal operations;metaphor;conceptualization

1. 引言

英语口语中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极为常见[1]。<u>从结构上来说,这类习语由三个变量构成:第一,地点指示是近指还是远指(here/there);第二,人称是自称还是对称(we/you)</u>[2];<u>第三,谓语动词是动态还是静态(go/are)。做一个简单的统计,三个因素(变量),每个因素上各有两个水平,构成了这类习语最常见的八个形式(2×2×2):here we go, here you go, there we go, there you go, here we are, here you are, there we are, there you are,不难发现,这八个习语呈现出一种对称的美</u>。从意义功能上来说,这类习语具有丰富的语义和鲜明的人际交流特点,是本族语人士日常交际的口头禅,也是英语口语地道性的重要体现。然而,长期以来这类习语却一直在研究和教学领域被忽视。据笔者所知,目前国内甚至国外还未见有对此的系统论述。虽然对指示语(deixis)的研究(Lyons, 1977: 15;Levison, 1983: 2;Fillmore, 1997;Lenz, 2003)对我们理解这类习语有所帮助,但毕竟不是直接针对这类习语;而一些有关英语口语或习语的研究也只是零星提及其个别形式,且一带而过(如 Nattinger & DeCarrico, 1992: 62;Fernando, 1996: 155;O' Keeffe, McCarthy & Carter 2007: 85)。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做一个近距离的透视,解读其丰富的变化形式、多维度的语义以及其后的使用理据,以期填补相关空白。本研究采用的语料全部出自英美原版影视,最大程度地贴近了现代英语口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2. 意象图式与这类习语的本义

认识语言学认为,<u>语义即是概念化,它不是对客观世界的镜像反映,而是 “根植于人类的认知经验,包括文化世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经验” </u>(Sweetser, 1990: 12).

<u>人们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互相性体验形成基本的意象图式,在意象图式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认知机制(策略)形成范畴和概念尤其是抽象的概念,进而获得语义</u>。因此,要考察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的语义形成机制,就应当从人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和由此抽象出的意象图式起始。<u>而 “在人类的感知和体验过程中,身体和空间首当其冲,它们是我们形成若干其它概念(包括抽象概念)的主要基础,是人类原始思维的出发点” (王寅,2005)。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的语义表征恰恰可以追溯到这种最原始的空间体验及由此产生的动觉意象图式中的 “始源—路径—目的地” 图式</u>(Lakoff, 1987: 275),所将它呈现如图1:

始源)――――(tr: 路径)――――→(目的地
lm .................................................................. lm

tr=射体(trajector) lm=路标(landmark)

图1 “始源—路径—目的地” 图式

(注:因受编辑器限制,此文中附图与原文附图有出入,如理解有碍,请参考原文,链接地址在前面已给出)

<u>结合上述图式,以 here we/you go 为例,说话人用近指地点指示词 here 代表始源,示意射体(听话人或者说话人与听话人在一起)从当前位置(始源)出发;而对于 there we/you go,说话人用远指地点指示词 there 指向目的地,示意射体(听话人或者说话人与听话人一起)朝指定目的地前进。一句话,here we/you go 着眼于运动路径的起点,there we/you go 则着眼于运动路径的终点,这种空间的位置移动就构成了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最最原始也是最本质的意义</u>。

3.这类习语概念化过程中的识解

体验和意象图式只是语义概念化的认知起点,概念化的过程还包括了众多的认知机制(策略),识解(construal)就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u>所谓 “识解”,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释特定的情景内容</u>,根据 Langacker(2008:3),“<u>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并不只是它所唤起的概念内容——同样重要的是对这一内容的识解方式</u>”。识解对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的形式变化和意义拓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从注意力、力动态、视角(包括指示、视点主观性与客观性)这几个方面加以具体说明[3]

3.1 注意力焦点与 there we/you go

确定注意力方向、形成焦点是人重要的认知能力。根据注意力的焦点调节人们可以有选择地关注一个方面而忽略其它方面。<u>一个有顺序关系或者在概念化过程中被序列化的情景可以在其序列的开端、中端和结束部分获得强烈的注意力焦点(束定芳,2008:14)</u>。以 there we/you go 为例,其意象图式所关注的焦点是射体趋向目的地的运动路径中的某一点,由于 “‘运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路径的覆盖”(王寅,2007:184),<u>因此 there we/you go 的意象图式很自然地就可以获得运动路径的末端注意焦点,而在这一注意焦点下,there we/you go 语义也就从 “向那里去” 转到了 “到达”</u>。这种因不同的注意力焦点而产生的不同突显性是产生多义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力动态与谓语动词的选择

力动态是对语言中的施事概念的归纳,即事件中主角的趋势或结果为静止还是运动(Talmy, 2000)。不同动词、动词形式、句子结构的选择都表达了不同的力动态。<u>在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的谓语动词上有 go 和 be 两个选择,一般来说,be 动词具有静态的含义,即情景中的力处于中和均衡(neutral)的状态,而 go 具有动态的含义,即情景中的主角处于运动的态势。由于 “出发” 这一概念是瞬时性和动态的,因此一般使用动态性的 go 而不是静态的 be,即采用 here we/you go 的形式;而 “到达” 这一概念较为复杂,既可以用射体到达目的地后处于静止的状态来解释,也可以用射体趋向目的地运动并获得强烈的末端注意焦点来解释(见上文),因此在谓语动词的选择上,动态性的 go 和 静态性的 be 都可以接受,即:既可以用 there we/you go 的形式,也可以用 there we/you are 的形式。但是,当说话人所指事物并未达到目的地,而是开始或正朝预定的目标前进时,必须使用动态性的 there we/you go</u>,例如《哈里·波特和火焰杯》(15'10"),哈里·波特在火车上写完一封信交给自己的猫头鹰,让它把信息传递到魔法学校,<u>there we go</u> (1)就是他放走猫头鹰时的台词,这里的 there we go 不能改成 there we are。

3.3 指示和移情

Cruse 和 Croft 认为,视角特别是指示可能是最明显也是讨论最多的识解,<u>指示主要通过时空、共同背景和移情等具体方式体现出来,其中移情(empathy)是指说话人对其所描述的事件参与者个体的认同程度,也指一个人下意识地将适应于某一特定个人或人群的感受转移到另一个不同的个人或人群的过程</u>(2004:58-62)。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移情在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人称指示选择中表现出的作用。<u>理想状态来说,here you go, there you go 选用的是第二人称指示,意味着只有听话人的位置在转换,说话人本身并不发生位移,而 here we go 和 there we go 则意味着说话人和听话人一起发生位移。但是,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很多情况下虽然只是听话人的位置在转换,但说话人仍在人称指示语上选择第一人称的 we,将自己纳入其中</u>。例(1)的 there we go 就是典型的例子,哈里·波特本人并没有随猫头鹰而去,但 we 的使用反映出哈里·波特与他猫头鹰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恨不得亲自将信马上送到的急切心情。<u>有时这种移情的方向正好相反,明明只有说话人自己在发生位置变化,但说话人会不自觉地选择 we 将听话人包容进来</u>[4]。例如,影片《诺丁山》中,William 与 Anna 散步至一私家花园,Anna 提议他们翻门而入,于是 William 自告奋勇率先出手,不料重重地摔了下来,为了挽回面子,他又开始了尝试:

例(2)

William:(falls to the pavement)Whoopsidaisies.
...

Anna:No one has said ' whoopsidaisies ' for fifty years and even then it was only little girls with blonde ringlets.

William:Right. Exactly. <u>Here we go</u> again.(falls again)Whoopsidaisies.

Notting Hill

3.4 视点、主观性客观性与 here we are

在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中,<u>here we are 的语义与 here we go 是恰恰相反的,here we go 表示离开始源,而 here we are 则表示说话人所指(即说话人与听话人)到达了目的地或说话人所在的当前位置</u>,例如还是影片《诺丁山》中,Anna 和 William 约会完,William 步送 Anna 来到她的下榻的宾馆前:

例(3)

Anna:<u>Here we are</u>. Do you wanna come up?

William:There seem to be lots of reasons why I shouldn't.

Anna:There are lots of reasons. Do you want to come up?

William:Yes.

Nottting Hill

那么 here we are 的这种意义和图1 here 代表始源的意象图式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我们可以从视角这一识解下的视点(perspective point/vantage point)来解释。<u>所谓 “视点” 就是说话人在心理上观察某一事物或场景的位置,涉及诸如位置、距离和方式等因素(Talmy 2000: 68)。在图1 的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中,说话人采用的是一种由近及远的观察方向,说话人站在始源处;而 here we are 体现的是一种反向的观察方向,即说话人站在目的地或当前位置由远及近地进行观察,这时远指 there 就成了出发地(始源),而近指 here 反倒成了目的地或当前位置</u>:

(目的地)←―――――――――――(始 源)
( here )←―――――――――――(there)

图2 由远及近视点下的 “始源—路径—目的地” 图式

另一种类似的解释是,人们在空间概念化的过程中一般有两种参照框架(frame of reference),<u>以观察者为中心(viewer-centric)和以被观察物体为中心(object-centric)的框架,或者叫做以说话人为中心(speaker-centric)和以非说话人为中心的(non-speaker-centric)的框架</u>(Levinson, 2003)。这里的参照框架实际上就是一种观点:<u>用 there we/you go 或 there we/you are 表示到达的时候说话人采用的是以被观察物体(非说话人)为中心的观察方式,说话人好像站在整个情景的外部进行描述,且观察方向与实际运动方向一致,见图3a;而用 here we are 表示到达时说话人采用的是以观察者自己(说话人)为中心的观察方式,说话人处于整个情景的内部进行描述,且他的观察方向与实际运动方向恰好相反,是由远及近的,见图3b</u>。事实上,这两种观察方式不仅体现了不同的视点,还体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两种截然不同的识解(Langacker, 1987 § 3.3)。

(here)―――――――――――→(there)
( S )···············→

图3a 以非说话人为中心的视点(带有客观性)

←···················( S )
(there)―――――――→(here)

图3b 以说话人为中心的视点(带有主观性)[5]

根据笔者对众多影视资料的观察及向英语母语使用者的询问,<u>当说话人与听话人一同到达目的地或某一位置时,说话人一般会说 here we are 或 there you are/go,以 here we are 更多见,这其实分别反映了在视点和主观性客观性上的两种识解方式。如果说话人选择 here we are,则将自身置于整个情景之中,而选择 there you are/go 则主观上将自己排除在情景之外(虽然客观上与听话人一起发生了位移),主要的功能是淡化自身以突出对方</u>。请看一例:

例(4)

Taxi driver:<u>There you are</u>, Sir.

Danny:Are you sure this is the Kensington Street?

Taxi driver:Well, I've been known this area since I was a lad.

出租车司机在送客的时候常会更多地使用 there you are/go,因为在出租车司机看来,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客人送至某一地点,客人是送客情景的主体,而他们本人和出租车只是送客的工具,因此选择以被观察物体(客人)为中心的视点更为合适。而反过来,乘客示意目的地已到、要求司机停车时就不能使用 there you are/go,而应使用以观察者为中心(乘客本人)的 here we are。

4. 这类习语的隐喻透射

上面我们通过概念化过程的识解分析了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的形式变化和意义拓展,但是其拓展的意义还是局限在空间位移的认知领域中,真正使这类习语的语义表征得到大范围放大的还是隐喻机制,它是 “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Ungerer & Schmid, 1996: 114)。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的绝大数语义是隐喻性的,是空间源领域的概念投射到非空间目标域的结果。

4.1 喻为事件的起止

<u>根据 “事件的进程同空间位移一样有始有终” 这一根隐喻,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常从描述射体从始源到目的地的空间位移投射为描述事件的起止,这是其最重要的隐喻义。具体来说,here we/you go 由运动路径的始源出发投射为对某一事件起始的动议或感知;而 there we/you go 或 there we/you are 则从指向运动路径的终点投射为对某一事件终结的动议或感知</u>。下面的例子出自一 BBC 儿童节目:

例(5)(大厨师 Ben 为小厨师 Small 寻找烹调的原料)

Small:Okay, let's see. We are going to need a hotdog bun.

Ben:Okay, one hotdog bun in the cupboard. <u>There we go</u>. Got that.

...

Small:A piece of card. A pencil and a lolly-stick.

Ben:Okay, <u>there we are</u>. Card, pencil and lolly-stick. <u>There we are</u>. That's everything and yummy, yummy sausages.

Big Cook, Little Cook

<u>There we go/are 的 “完成” 义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为疑问终结、争论结束的标志,相当于汉语中的 “这就结了”,“那就没问题了”</u>。请看:

例(6)

Spike: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is yogurt.

William:It's not yogurt. It's mayonnaise.

Spike:All right, <u>there we are</u> then.

Notting Hill

这里 Spike 从冰箱里拿出一罐类似酸奶的东西品尝后感觉味道不对,William 告诉他那不是酸奶而是蛋黄酱,Spike <u>以 there we are 显示疑问和担心的解除</u>。再如:

例(7)

Rachel:So Pheebs, pick one of them.

Monica:Yeah. Which one do you like more?

Phoebe:Well, Vince is great, you know, cause he's like a ' guy ' guy, you know. He's just so burly, so...very burly.

Joey:Okay, good. So <u>there you go</u>. Go with Vince.

Phoebe:Yeah, but Jason's really sensitive.

Friends 3.23

这里 Phoebe 在 Vince 和 Jason 两个男人之间举棋不定,她告诉老友们 Vince 有足够的男人味,Jeoy <u>以 so there you go 示意 Phoebe 不用考虑了</u>,既然 Vince 这么棒,投入他的怀抱就是了。

上文讲过,here we are 体现的是说话人以自身为中心由远及近的观察方式,而这种由远及近的视角也必然是一种回顾式的,<u>因此相应地在隐喻投射中还带有回顾过去、审视当前的意义,这层含义是 there we go/are 所不具备的</u>,例如:

例(8)

Andrew:You know what the good news is? I win.

Bree:You win?

Andrew:I remember the look in your eyes when I told you I was gay and I knew that one day you would stop loving me. So <u>here we are</u>. I was right. I...I win.

Desperate Housewives)>

例(9)(A waiter comes, interrupts them and leaves.)

Rachel:So you were saying?

Joey:I'm not quite sure.

Rachel:Okay, you had asked me how long we had known each other and I said 'eight years ' and then the, um, waiter came over and cut his tip in half and umm, now <u>here we are</u>.

Joey:Yeah, <u>here we are</u>. Er, I...I think I'm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Friends 8.16

片段(8)中 Bree 叛逆的儿子 Andrew 回忆当初告诉 Bree 自己是同性恋时的情形,<u>用 here we are 示意失去 Bree 爱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u>。片段(9)中 Joey 欲向 Rachel 表白,话还没说完就被饭店服务员打断了,Rachel <u>用 here we are 帮助 Joey 捡起被打断的思路</u>。注意这两段对话都是从过去到现在回溯式的。

4.2 喻为事情的反复出现

<u>here/there + we/you + go/are 可以隐喻为事情的反复出现,暗含了说话人对对方习惯性言行的不满,here we go 和 there you go 是其最常用的形式,有时为了强调还在后面加上 again。这层语义是从事情的起止义引申而来。here we go 由 “出发” 隐喻为事情的 “开始”,在特定的语境下这种 “开始” 就是令人不悦的事情的开始,由于这类事情多次发生,说话人对此已有预期</u>,例如:

例(10)(Solis 太太希望媳妇 Gabrielle 少放点心思在购物上,多关注家庭。)

Mama Solis:So you shop a lot, huh?

Gabrielle:Yeah. So?

Mama Solis:Most women that shop a lot, it's because they don't have anything better to do.

Gabrielle:What's your point?

Mama Solis:Well, if you had children...

Gabrielle:<u>Here we go</u>.

Mama Solis:I'm just saying that children give your life a purpose. You get so busy taking care of them that you don't have any time to wonder if you're happy.

Desperate Housewives 1.5

同样,<u>there you go 由 “到达” 隐喻为 “完成”,进而拓展为对方又做了经常做的令人厌烦的事</u>。there you go again 是美国钱总统里根 1980 年竞选总统时的经典话语,一度成为时髦用语,人所皆知。

当时,身为加州州长的里根与寻求连任的卡特总统进行电视辩论,卡特在这之前反复指责里根反对全国性的医疗保障体系,在辩论中一脸严肃的卡特又老调重弹,而好莱坞演员出身的里根面对指责只是付之一笑,并轻松地朝卡特说了一句 there you go again,言下之意是 “你除了这一点外还能谈出什么呢”,一下子将他的个人魅力展露无遗。

4.3 喻为对对方言行的肯定

<u>对于 there you go 或 there you are,如果在空间意义上解释为 “到了应该到的地方” 而不是 “又到了经常到的地方”,那么通过隐喻机制就可以喻指 “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做了正确的事情”,说话人常以此来表示对另一方言行的肯定,尤指这种言行符合了说话人的期望,相当于汉语的 “这就对了”、“就该这样”</u>。例如:

例(11)

Monica:Eldad, this is Rachel.

Eldad:How are you?

Rachel:Well, a little blindsided but, you know, good.

Chandler:Eldad, sit down. (to Rachel)Move over. Move over now.

(Rachel moves over and let Eldad sit on the couch.)

Chandler:<u>There you go</u>. <u>There you are</u>.

Friends 6.19

片段中 Monica 和 Chandler 迫不及待要为 Rachel 介绍对象,当 Rachel 按照 Chandler 的要求让 Eldad 在她身边坐下时,Chandler 不禁喜出望外,<u>连用了 there you go 和 there you are 表示赞赏</u>。

4.4 喻为说话人的判断、预测得到了应验

<u>当说话人的判断、预测得到应验时往往会对听话人说 there you go,示意事实摆眼前,听话人应该相信说话人了</u>。这层意义的获得同样可以追溯到源领域中的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即客体要朝主体所指明的目的地前进,这一目的地在目标域中就是客体完全相信主体这一境地。<u>要注意的是,这是说话人的动议,至于客体是否真的到达了目的地(完全相信说话人)不得而知,也正因为如此,在动词的选择上必须使用动态的 go 而不是静态的 are</u>,请看:

例(12)

Fireman:We get off around midnight, why don't we pick you up then?

Rachel:So, um, will you bring the truck?

Fireman:I'll even let you ring the bell.

Rachel:Oh my god.

Phoebe:See there you go, the cleansing works!

Friends 1.14

该片段中,Phoebe 在情人节的夜晚向 Monica 和 Rachel 提议搞一个仪式,将与以往男性交往时保留下来的信件礼物全部烧掉,Rachel 与 Monica 半信半疑,焚烧仪式的结果引来了一场火灾,不过前来灭火的三个消防员个个相貌堂堂,并邀请她们外出狂欢,Phoebe <u>以 see there you go 示意 Monica 和 Rachel 现在该相信她的话了</u>。

5. 小结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不论其意义如何变化,归根结底都可追溯到 “始源—路径—目的地” 这一基本的动觉意象图式和建筑其上的隐喻机制;空间位置移动这一人最原始的、生理的体验被用来对其它不同层面的意义进行编码,包括了日常行为、人际互动、心理反应乃至价值判断等等,这再一次印证了 Lakoff(1987)的形式空间化假设(Spatialization of Form Hypothesis),印证了空间体验是人类语义表征的源泉。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其形式上的多样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任意的,而是与认知过程中的识解运作密不可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不但涉及概念的内容,而且设计识解那一内容的特殊方式,不同的观察视角、不同的焦点突显、不同的力状态、不同的观察视点使同样的 “始源—路径—目的地” 意象可以进行不同的观察和解释,这就更说明人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所有这些都归为一点,语义不是真值条件,不是客观世界的镜像反映,而存在与人对世界的解释中,存在于概念化的过程中,“概念化的世界是一个已经经过人类认知折射的世界,或者说是一个 ‘人化’ 的世界”(束定芳,2008:105)。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世界有着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的体验,不同的体验自不必说,即使是相同的体验也会因不同的心理和认知途径而进行不同的概念化运作,反映到语言表征上就千差万别。我们这里探讨的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正是盎格鲁-撒克森民族独特的思维和认知方式的表现。再从外语教学的角度说,掌握一种外语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透视并运用这种语言背后的思维特点,要真正掌握英语口语,了解诸如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等习语背后的概念化过程和认知规律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 认知语义学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 王寅. 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37-43.

[3] 王寅. 认知语言学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 Croft, William & D. Alan. Cruise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Fernando, Chitra. Idioms and Idiomaticity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6] Fillmore, Charles J. Lectures on Deixis [M]. Stanford:CSLI Publications, 1997.

[7] Lakoff, George.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World?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8] Langacker, Ronald.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Theorectical Prerequisite [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9] Langacker, Ronald.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2:Descriptive Application [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0] Langacker, Ronald. W. 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11] Lenz, Friedrich. Deictic Conceptualisation of Space, Time and Person [C].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lbishing Company 2003.

[12] Levinson, Stephen C. Pragmatics [M]. Cambridge,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13] Levinson, Stephen C. Spa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Explorations in Cognitive Diversity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4] Lyons, John. Semantics [M]. Cambridge,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15] Nattinger James R. & Jeanette, S. Decarrico.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6] O'Keeffe, Anne & Michael, McCarthy & Ronald, Carter from Corpus to Classroom:Language Use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7] Sweeter, Eve E.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acal and Culture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8] Talmy, Leonard. Toward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Cambridge:The MIT Press, 2000.

[19] Ungerer, Friedrich & Hans-Jorg,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London:Longman, 1996.

收稿日期:2009-03-22
作者简介:陈怡,男,上海外国大学出国培训部讲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校:冯革

※※※※※※※※※※※※※※※※※※※※※※※※※※※※※※※※※※※※※※※※※※※※※※※※※※※
读完上面的文章,可能对文中谈及的有关习语的用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加深理解,下面再举一些其它的例子:

例 1 比赛开始

人们去田径赛场观看比赛,比赛开始之前,无非就是等待,一旦比赛开始,一些人可能就会说:“比赛开始啦!”。用上述英语习语来表达 “比赛开始啦!”,有人可能会这样表达:

第一种表达方式: “Here we go! ”

词句中,地点指示词用的 “here”(代表前面解读文章中的“始源”),人称代词用的 “we”(表明说话人作为一名观众,将自己置身比赛现场之中,与整个现场氛围融为一体),动词用的 “go”(具有动态的含义,表明比赛开始进行了),所以,“Here we go!” 就表明比赛开始了,从现在开始可以欣赏比赛了,听上去给人一种说话人与整个比赛现场融为一体的感觉。

第二种表达方式:“There they go!”

此句中,地点指示词用的 “there”(代表前面解读文章中的 “目的地”),人称代词用的 “they”(“they” 意指 “比赛选手”,表明说话人以 “比赛选手” 为观察对象),动词用的 “go”(具有动态的含义,表明比赛开始进行了),所以,“There they go!” 就表明此观众看到比赛选手起跑,终于等到比赛开始了。其话语听上去给人一种其与比赛现场有点脱离的感觉,不是显得很亲密。

第三种表达方式:“There it goes!”

该句中,地点指示词用的 “there”(代表前面解读文章中的 “目的地”),代词用的是物称代词 “it”(“it” 可意指 “发令枪”,表明说话人以 “发令枪” 为观察对象),动词用的 “goes”(动词 “goes” 其时态形式与 句中 “it” 相应,具有动态的含义,表明发令枪响了,比赛选手开始进行比赛了),所以,“There it goes!” 就表明此观众看着比赛选手已准备就绪,终于等到发令枪响了,比赛选手起跑了,比赛开始了。其话语听上去给人一种其与比赛现场有点脱离的感觉,不是显得很亲密。

例 2 列车启动

乘客坐在静止的列车上,等待列车启动出发。列车一旦启动,有些在座的人可能就会说:“列车出发啦!”。用前面的英语习语来表达 “列车出发啦!”,有人可能会这样表达:

第一种表达方式:“Here we go!”

词句中,地点指示词用的 “here”(代表前面解读文章中的“始源”),人称代词用的 “we”(表明说话人作为一名乘客,将自己置身列车整个环境之中,与整个列车氛围融为一体),动词用的 “go”(具有动态的含义,表明列车启动了),所以,“Here we go!” 就表明列车启动了,从现在开始可以享受列车旅程了,听上去给人一种说话人与整体列车氛围融为一体的感觉。

第二种表达方式:“Here it goes!”

此句中,地点指示词用的 “here”(代表前面解读文章中的 “始源”),代词用的是物称代词 “it”(“it” 意指 “列车”,表明说话人以 “列车” 为观察对象),动词用的 “goes”(动词 “goes” 其时态形式与句中 “it” 相应,具有动态的含义,表明列车启动了),所以,“Here it goes!” 就表明此乘客看到列车启动,感到终于即将出发踏上旅程了。其话语听上去给人一种其与整体列车氛围有点脱离的感觉,不是显得很亲密。

第三种表达方式:“Here she goes!”

该句中,地点指示词用的 “here”(代表前面解读文章中的 “始源”),人称代词用的 “she”(“she” 意指 “列车”,一些人常用 “she” 来指代 “列车、汽车、机器、船等”,表明说话人以 “列车” 为观察对象),动词用的 “goes”(动词 “goes” 其时态形式与句中 “she” 相应,具有动态的含义,表明列车启动了),所以,“Here she goes!” 就表明此乘客看到列车启动,感到终于即将出发踏上旅程了。其话语听上去给人一种其与整体列车氛围有点脱离的感觉,不是显得很亲密。

例 3 教堂钟声

人们到教堂参加祈祷仪式,教堂钟声一响,即表明祈祷仪式开始。当教堂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人们可能会说,“钟声响啦!”。用前面的英语来表达 “钟声响啦!”,有人可能会这样表达:

第一种表达方式:“Here we go!”

词句中,地点指示词用的 “here”(代表前面解读文章中的“始源”),人称代词用的 “we”(表明说话人作为一名敲钟之人,将自己置身教堂整体环境之中,与整个教堂氛围融为一体),动词用的 “go”(具有动态的含义,表明钟声敲响了),所以,“Here we go!” 就表明教堂钟声响了,从现在开始可以举行祈祷仪式了,听上去给人一种说话人与整体教堂氛围融为一体的感觉。

第二种表达方式:“There they go!”

此句中,地点指示词用的 “there”(代表前面解读文章中的 “目的地”),人称代词用的 “they”(“they” 意指 “教堂的钟”,表明说话人以 “钟” 为观察对象),动词用的 “go”(具有动态的含义,表明响了),所以,“There they go!” 就表明此祷告之人听到教堂钟声响起,知道祈祷仪式终于可以开始了。其话语听上去给人一种其与教堂氛围有点脱离的感觉,不是显得很亲密。

第三种表达方式:“There it goes!”

该句中,地点指示词用的 “there”(代表前面解读文章中的 “目的地”),代词用的是物称代词 “it”(“it” 可意指 “教堂”,表明说话人以 “教堂” 为观察对象),动词用的 “goes”(动词 “goes” 其时态形式与 句中 “it” 相应,具有动态的含义,表明教堂钟声响了,祈祷仪式开始进行了),所以,“There it goes!” 就表明此祷告之人听到教堂钟声响起,知道祈祷仪式终于可以开始了。其话语听上去给人一种其与教堂氛围有点脱离的感觉,不是显得很亲密。

其它的例子

例 1:“There you go!”

当你正在做一件事,最后终于完成了,你就可以说 “There you go!”。

例 2:“Here we go!”

如有人买食品,当你把食品交给顾客之时,你就可以说 “Here we go!”,顾客此后便可享受食品了。

例 3:“There she goes!”

如果你所期待的一位女士终于离开去了某地,你可以说 “There she goes!”

例 4:“There he is!”

两个男孩开玩笑,其中一个因玩笑而生气,另一个就想尽办法,解除误会,逗他开心。当生气的男孩最终被逗笑时,另一个就可以说 “There he is!”,从此两人可以继续做好朋友了。

例 5:“There she is!”

当你等待的一位女士终于现身了,你就可以说 “There she is!”。

例 6:“There he/she/it is!”

当你寻找某人(或某物),最终你找到了,你就可以说 “There he/she/it is!”。

例 7:“There you are!”

假如你正在寻找一位好友,最终好友出现了,你就可以说 “There you are!”。

你不知道好友在哪里,最终你发现了好友的位置所在,你就可以说 “There you are!”。

又如,你的同事正在试图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当同事得到真相时,你就可以说 “There you are!”。

再如,你的一位同学正在解决一道数学难题,当这位同学给出了正确答案时,你就可以说 “There you are!”。

当你的朋友正在处理某项事物,其后,到了关键时刻,这是你就可以说 “There you are!”。

例 8:“Here I am!”

你去参加一个聚会,大家正在等待你的出现,当你到达聚会现场时,你就可以说 “Here I am!”

来自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例句

例 1:“There you(I) go(again)/are!” 和 “There we are”

第一层含义:当你接受一种无法改变且令人不太满意的情形时,你就可以使用他们,语义上,相当于汉语的 <u>“别无他法”;“无计可施”;“只能这样了”</u>。例如:

  1. I'm the oldest and ,according to all the books, should be the achiever, but there you go...
    我的岁数最大,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有所成就了,可是你看看我这个样子。
  1. It's the wages that count. Not over-generous, but there you are...
    重要的是工钱,不要过于慷慨,但也没办法。
  1. ' They didn't seem to know anything about it. ' - ' Oh well there we are. '
    “他们好像对此一无所知。”——“嗯,有什么办法呢。”

第二层含义:当你强调某件事(或某情景、某形势等)证明你是对的,你就可以使用他们,语义上,相当于汉语的<u> “我讲的没错吧”;“我说对了吧”</u>。例如:

  1. You see? There you go. That's why I didn't mention it earlier. I knew you'd take it the wrong way...
    你看,我说的没错吧?这就是为什么我早没提。我就知道你会误会。
  1. ' There you are, you see! ' she exclaimed. ' I knew you'd say that! '...
    “你看看,我说对了吧!” 她叫到,“我就知道你要那么说。”
  1. Victoria Street, that's the name of the street. There we are, look.
    维多利亚大街,那条街就叫这个名字。看,我说的没错吧!

第三层含义:当你正向某人提供某物时,你可以使用 “There you are/go”,语义上,相当于汉语的<u> “给你”;“拿去吧”</u>。

  1. Nora picked up the boy, and gave him a biscuit. ' There you are, Lennie, you take the nice biscuit. '
    诺拉抱起那个男孩,给他一块饼干,说:“伦尼,给,拿着这块好吃的饼干。”

第四层含义:当某人正在重复过去令你厌烦的事情(或话语)时,你可以使用 “There you go again”,语义上,相当于汉语的<u> “又来了”;“又来这套”</u>。

  1. ' There you go again, upsetting the child! ' said Shirley...
    “瞧,又来了不是?又惹孩子伤心!” 雪莉说。
  1. ' There you go again, Dad, with your silly words. ' - ' Sorry, son. '...
    “爸爸,又来了吧,又说傻话了。”——“对不起,儿子。”
  1. Careful, there I go again, getting sentimental.
    看看,我又来了,又开始多愁善感了。

例 2:“Here we/you are” 和 “Here we go”

第一层含义:你可以使用 “Here we/you are” 表示接下来对某人性格或处境的描述出人意料,语义上,相当于汉语的<u> “看看”;“瞧瞧”</u>。

  1. Here you are, saying these terrible things...
    看看你,说这些难听的话。
  1. Here we are, pretending we're winning.
    瞧瞧我们,装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第二层含义:当你找某物,最终找到了,你可以说 “Here we are”,在语义上,相当于汉语的<u> “找到了”;“这就是了”</u>。

  1. I rummaged through the drawers and came up with Amanda's folder. ' Here we are. '
    我翻遍了抽屉,找出了阿曼达的文件夹。“找到了。”

第三层含义:当令人不快的事再次发生,你可以说 “Here we go(again)”,在语义上,相当于汉语的 <u>“又发生了”;“又来了”</u>

  1. ' Police! Open up! ' - ' Oh well, ' I thought, ' here we go.'...
    “警察!开门!”——“哎呀。” 我想,“又来了。”
  1. At first, he was told he was too young and I thought, ' Oh, boy, here we go again. '...
    起先,他被告知他太年轻了,我心想,“哎,又是老一套。”
  1. Here I go again, confusing the issue.
    我又把问题搞得更复杂了。

总之,上述习语用法非常灵活,且有时用到的是其隐喻义,具体语义要在当时对话的语境中去考察。


  1. 容量为一亿词的 “英语全国语料库” (BNC)中可以检索到 there you go 335例,there we go 106例,there you are 831例,there we are 312例,here you go 29,here we go 231例,here you are 352例,here we are 362例,考虑到 BNC 中只有10%是选自口语语料,应当说这些习语在口语中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另外一个证明是,在容量为500万词中的 “剑桥诺丁汉口语回话语料库” (CANCODE)中,there you go 以出现209次位列其最常用的习语表第三位(O' Keeffe, McCarthy & Carter, 2007: 85)。

  2. 事实上,这里的人称指示除了自称和对称外还可以使用他称(如 he/she/it),而第一人称除了复数 we 还可以使用单数 I,但是最为常见的 we 和 you,本文限于篇幅只讨论这两种人称指示。

  3. 不同学者对识解的不同维度有不同的观点,Langacker(1987)从 “注意焦点” 的角度分析了识解,将其分为选择、视角、抽象化三类,其中视角又由图形——背景、视点、指示语、主观性与客观性构成。他(1991)后来又从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和突显五个维度进一步论述了识解。Croft & Cruse(2004:46)把识解的维度分为四大类,每一类下包含一些小类: 注意/凸显——A. 选择 B. 辖域 C. 等级调节 D. 动态化; 判断/比较——A. 范畴化 B. 隐喻 C. 图形——背景; 视角/处所——A. 视点 B. 指示(包括时空、共同背景和移情)C. 主观化/客观化; 组织/完形——A. 结构图式化 B. 力动态 C. 相互联系。我们这里仅选择与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概念化相关的识解运作加以说明。

  4. 移情在 here/there + we/you + go/are 习语人称指示的选择中非常普遍:例如在示意对方出发时,说话人基本会说 here we go 而很少有人会用 here you go;而在仅说话人本身位置移动时,说话人也可以说 here I go,但实际远不及 here we go 来得普遍。

  5. S 代表说话人,实线箭头表示实际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说话人的观察方向,外部的大椭圆表示整个运动的情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