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给融科物投分享完“联想的复盘”后,看到一个学员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状态,觉得很是欣喜,学员学到了作为老师也就释怀了,至少没有浪费彼此的时间[憨笑]。她学到了什么呢?
读过很多“别人”的书
明白很多“别人”的道理
依然过不好”我的”这一生
…
不愿意想自己的事,常常是不愿意接受批评,
怕人不够完美。
复盘恰恰告诉我们:对事不对人。
事情研究清楚了,人也就跟着进步了。
真是一眼看到底的领悟啊
在联想,除了要研究别人的案例比如对标分析外,更提倡要对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复盘,研究自己的案例总结自己的道理。柳总说,尤其是那些没有做成的事情更需要认真复盘。
那又是为什呢?
Carol Dweck是认知心理学的大神(大师已经不足以形容她做出的巨大的开创性贡献),她在研究有的人为什么比其他人更容易成功时发现,人有两种看待自己能力的认知模式:固定式和发展式。
固定式是觉得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是个静态的常数,之所以有些事情做起来轻松自如,那是因为自己有天赋;评论别人的成功时,倾向于归因为他人的天赋异禀,夸人喜欢用“聪明、能干、奇才”等。
成长式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天赋是在经历事情中慢慢发展的,我们还可以不断“借事修己”的,固然有天生的天赋因素,但后天的打磨修炼才是关键,通常会用“努力、积累、付出、勤奋”等来归因自己和他人的成功。想想阿里巴巴“十八罗汉”的成长以及老话“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就更加了然成长式认知模式了。
如果想要了解这两种模式的更多内容,推荐大家看《看见自己的成长》,对自己和对孩子都会产生巨大的收益,强烈推荐[机智]
复盘是对成长式认知模式的呼应,我们要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尤其是向失败学习,把经历转化为经验,并逐步把经验锻造为能力,向失败要回报,看见自己的成长。所以,学习复盘很重要的开始是忘掉完美的幻象,拥抱失败接受批评,砥砺前行。
说说容易,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什么样的人会具有成长式思维和特别愿意学习和应用复盘呢?“奔日子”的人,有追求的人渴望成长,追求安逸舒适“过日子”的人,只是对复盘有“知识”的需求。[奸笑]
感谢联想之星黄慧女王提供最原始的柳总照片以及文字风格,联想之星就是一群奔日子的人,所以每个班级的创业CEO都喜欢复盘术(这个硬广有点忒硬了,不会又要挨女王骂吧[捂脸])
Dweck说:我们从来看不到名人的失利或者他们的挣扎…成功是一个过程,能力是可塑的,失败就是学习。️成长@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