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上还保留了太多的动物本能。一到陌生的地方,所有的感官潜能就被调动起来。人变得格外敏感,像一个猎人,向周围的一切投去好奇,热切和不知疲倦的目光,而内心,则是充满了对意外事件的渴望,还有难以理喻的胡思乱想。
我忘了是在哪一本书上看到的这句话,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里面包含了太多关于我的真实情绪。
说起我本人,我实在找不出任何华丽的辞藻来修饰,也许天性冷淡,也终逃不过平庸。正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我个人的了解,还不如别人的外部解剖来得真实。我不了解自己,一点也不。我不知道在这繁杂的尘世间,我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存在又有何意义。我也宁可把自己当成动物,大概对于外界的一切反应,也都是出自本能。
更多的时候,我还是会解剖自己的,尤其是关于内心。我觉得“相由心生”这个词用得十分的好,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面相是可以真实反应一个人内心的。对于这个世界,我可能跟大多数人一样,也存在渴望,也有过幻想,更多的是胡思乱想。我不清楚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类人,但我知道,对于这个世界,我有自己的偏执和想法,也有一颗趋于平淡的心。
更多的时候,我会希望这颗平淡的心渐趋真实,如同动物那般,更为纯粹,所有的一切都是出于本能。
曾经,我也一度有过美好的幻想,在自己虚构的那个时空里,我真的活成了自己。所谓的没有束缚,没有烦恼,也不过是暂时摆脱了迫于现实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我更希望自己也是虚构的人,可以说着不着边际的话,做着不切实际的事。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于我而言,也不过是另一个时空的虚构而已。
我在曙光里看我的手,看我手上的血管。满心讶异,仿佛它们属于别人所有,并非我自己。
我曾在时光里来回徘徊,读过了别人的人生,也怀疑过自己的人生。或者,人生有时候就像是在寻找一本书,寻找一本书,一本古老的书。其实就是在时间经过的地方有你的一本书,把你拉向未来,拉向未知。当你知道时间经过的地方有你的一本书,你就执意不肯随时间前行了,你相信那本书在某个地方等着你去找。找到了它,你就是这场小小拔河赛的暂时赢家,你可以让它带你回到那个时间,那个地点,演绎一段情思,续上一段故事。万一不能相遇,也只好承认错过,没什么好说的。我的确也没什么好说的,错过了那个虚构的自己,也失去了那本书该有的结局。所有的一切,不过梦一场而已。
回归现实,我还是那个自己。虽然爱笑,但脸上常常会有让人看不透的表情。
人们常谈,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两个不同的自己,一个是为外界活的,另一个是为自己过的。然而大多时候,都不得不把那个为外界活的自己拿出去。这个世界太闹,能独处的时间太少,你得用这个自己来与世界打交道。
那个自己,便没有那么自由了。可能是活在别人眼皮子底下的原因,所有的反应也不都是再出于本能,那个自己需要学会太多的生存本能和生活技能,需要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规律。那个自己也可以有很多情感的流露,也可以饱含很多的情绪,但是不能随意释放。学会克制,学会独立,更需要坚强。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认为这个自己是存在功利性的。因为存在着,就可能会为了达到某种要求而不断的做着自己并不喜欢做的事。不是不想摆脱那个自己,只是不能,也不可以。
要想成就理想的自己,必须得经历现实的洗礼。每个人的心里都曾有过一个理想的世界。但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八个字的分量实在太重了。最后的最后,不过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如此而已。
写到这里,始终没能理清最开始的头绪。关于我自己,我实在还是一无所知,提笔便不知所云。关于我自己,我还是那个当局者,一片茫然没有方向,言语大多不着边际,也许不符实际,也请见谅。
如果,你知道我,希望你能告诉我。因为我刚好也想认识我自己。
如果,你不知道我,也没关系,愿你能比我幸运,认识你自己,活成自己刚好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