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0 小自班 023 两个故事来讲什么是安全感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蒙田晚年退隐在家,

摆脱杂物,不管闲事,准备躲着人安度余生。

他本以为最让人精神受惠的是无所事事,养气敛情,全由自己。

但随着时间,他心境却愈来愈沉重、愈颓唐。

“它反而如脱缰之野马,带给自己的烦恼,超过专心做事时一百倍。”他这样写到。

每个人的心里都驻扎着一个价值小人,

对主人的一言一行作出判断和褒贬,

没有目的的忙和闲,都是不安全感的罪魁祸首。

他是闲适懒散的敌人,是勤勉认真的同盟。

真正的安全感是参透人生后选择的一种活法,

人生的终极皈依。

也许是诗歌,绘画,文字

也许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也许是对自由,和平的追逐,

它使你免于恐惧,免于无聊,免于无意义。

王小波在文集中写到:

我从小就想写小说,最后在将近四十岁时,终于开始写作。

我做这件事,纯粹是因为,这是我爱的事业。

是我要做,不是我必须做——这是一种本质的区别。

我个人以为,做爱做的事才是“有”,

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

因为这个缘故,我的生活看似平淡,但也不能说是“无”。

而我总觉得,我这一生决不会向虚无投降。

我会一直战斗到死。

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笔,

预示希望的隧道,像盖茨比的绿光,指引着你。

你追寻着,并在追寻的过程获得无法剥夺的安全感和对抗无常最有力的武器。

真正的安全感,是找到自己的意义维度,从而免于灵魂的漂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