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书,美国作家凯文.克鲁斯(Kevin Kruse)的《高效15法则》。本书标榜解密的是精英人士都在用的15条深度工作法。那么它们是否适合平凡的我们呢。如果说练习好这些法则,对于那些了不起的精英人士来说,是锦上添花,是取得更大的成功。那么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则将是可以有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在的人生。
下面我就解读一下我所能够理解的在这15条高效法则中,于我们平凡人也是很有用的十一条法则。
第一,每天只有1440分钟,时间才是最宝贵的财产。通常人们都会很重视自己的钱,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尽量保管好,不让它遗失或被人偷走。但是对于时间呢,往往不经意间就让它遗失掉了,或被“岁月神偷”偷走了,或被人随意地占用了。每个人每天都有1440分钟,过去一分钟就少了一分钟。而你的每一分钟,你可以让它很有价值,也可以让它很无聊。一分钟有六十秒,完全可以让你任意地做一个喜欢或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每天的1440分钟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财富。
第二,“要事”优先和日历安排法则。首先我们要弄明白: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最需要我们去关注的又是什么,我们是在忙着追寻自己的目标,还是在为别人的目标而奔走。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就要把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优先安排做好。另外,关于日历安排法则就是按照自己在日历上具体安排的在某一天需要完成的事情去做。而不是去看笼统的任务清单。因为任务清单上的任务并没有确定的时间限制,通常人们会把它往后延迟,以至于最后任务都无法完成。所以我们务必要把任务清单改为确定的某一天要做的什么事情,然后把它标记在日历上。
第三,怎样打败拖延症。拖延症有别于懒惰。拖延症是指把那些重要而无趣的任务推迟,先做相对来说更简单、更令人愉悦的事情。人们如果一直这样活在当下,做着轻松愉快的事情,那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个重要而无趣的事情就会变成可以明天做,也可以下个月做,甚至明年做也行。
而懒惰则是比拖延症更不可取的。懒惰其实是一种任性的情绪,是依着自己怕繁琐怕辛苦而不愿意费脑也不愿意动手,漠视事情需求的一种简单消极处事的主观意识上的情绪。
“我们总是低估了在当下保持自律这件事的困难性。”作者告诉我们可以通过一种心理练习来打败拖延症。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犯有拖延症的那个未来的自己,那将是一个现在的自己讨厌和不喜欢的人,也是现在的自己的敌人。你这个现在的自己非常地不愿意去成为那样一个未来的自己。这样你现在就会有意识地去克服拖延症或懒惰的情绪,比如说开始自律早起锻炼身体、写作,有计划按时读书等等。
反过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打败了拖延症和懒惰,从此有了改变,那么我们将会有一种多么不一样的生活。
第四,使大脑安静和抓住了不起点子的方法:用手记笔记,而不是用笔记本电脑。随时随地带着一个手写笔记本在身边。现时代的人也许都不太会接受和认同这个观点。不过我却喜欢用这种方式做笔记,并深有体会:用手记笔记好似将试图写下来的内容记忆在心里,即时刻意地努力把知识变成自己大脑里的东西;而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做笔记就好像只是机械地暂时把它存放在电脑里和手机里。当然,如果不方便的时候可以用手机做好记录,以便过后再去手写整理在笔记本上。
第五,如果想保证自己有更多的可供自己掌控的时间,要善于拒绝一般性的应酬或娱乐消遣的邀请。敢于拒绝,敢于说“不”。
第六,80%的成果源自仅仅20%的行动。强大的帕雷托法则。这告诉了我们,如果有必要,借助分析和帅选,我们完全可以把每天的任务减少80%。这样既可保证完成了重要的必须完成的任务,又可保证你有足够的时间去锻炼身体、陪伴家人或做自己喜欢做的其它事情。
第七,“主题日”,是一个在人们的工作或生活中有着很好的创意的提议,我非常喜欢这个概念。主题日就是一周中每天都创造一个主题。我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设置“主题日”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让平凡的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又有意义。著名的企业家培训师丹沙利文建议,我们应该每周确定三种不同类型的主题日:专注日,缓冲日和自由日。人们称其为“经典主题日”。
如果每周设置“主题日”,不论是对哪个阶层和哪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都可以让自己有一个充满活力而又饱满的人生。因为每个人,不论他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精英人物,还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平民百姓,他们都拥有同样多的时间财富,他们都可以拥有内心里独自喜欢的自己的主题。
第八,“凡事只做一次”的心态。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另一个法则。“凡事只做一次”就是如果做一件事只需要五分钟甚至五分钟都不到,那么最好立刻就去做。只要这件事不会干扰已经安排好的工作,一般最好是立刻采取行动,不要等以后再回来处理。这样可以确保一天结束前不会还有一堆的事情需要做;而且减少了重新捡起事情所要花费的更多的时间;不需要老想着还有什么事情要做,可以减轻精神上的负担,也可以避免事情被遗忘。
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学着养成这个小小的好习惯,它将使我们的事情变得更简单。比如说生活中很多的小事情:清扫房间,如果当时就把使用后的物品放回在它原来就被设定的位置上而不是随手放在什么地方,那么就不必花费时间再去整理一次,且时刻可以为自己保持有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
第九,“改变清晨,改变人生。”如果我们每天在正式地投入工作之前用固定的第一个60分钟的“自我时间”来进行晨礼,来提升思想,提升一整天的幸福感,改善身体和精神状态,使自己更有创造力。那么我们将会非常有活力并从容地投入到每天的工作或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中去。
如果我们能够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起床后的第一个小时,在进行体力活动的同时也进行脑力输入。绝不要看新闻或刷手机等等,要确保这段宝贵的“自我时间”输入的信息都是积极向上的、自由纯净的,是充满创意并要励志的。一直坚持,那么,精力充沛的精神活力和有创意的点子就会时时光顾我们。并且,我们还会很满足自己在每天的其他事情到来之前已经享受了这一段“自我”学习或成长或娱乐的时光。
第十,真正决定生产率的是精力和注意力,而不是时间。所谓的时间控制实际上是指在更少的时间内办更多的的事。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将我们的精力和专注力最大化。试想,我们用前面的法则是可以因为提高了办事的效率而获得了更多的时间,但是,我们在每天所做的事情上如果不能认真地投入足够的精力和专注力,那么我们就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得不到自己满意的结果,或是拉长办事的时间,或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
我们每个人的每天和每一个时段身体和精神的能量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的认知能力并不会一直保持最佳状态。所以我们必需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规划自己的时间,要了解自己什么时候最适合做什么事情,做事的效率最高,要把自己的能力和某些时段的需求相应地匹配起来。
如何让自己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专注力,作者提出了我们可以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休息”的模式,做事的过程中安排休息时间,时间的长短,可以依据个人习惯而定。我们必须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不断地充电,才能让我们保持有做事的高效率。
记住,千万不要为了提高工作量,更不要为了无聊的娱乐而牺牲你的睡眠时间。因为缺乏睡眠和休息不足会导致我们的思维短路,会让我们的大脑变得迟钝和滞后。这将是非常地不利于我们保持有足够的精力和专注力的。
“健康是精力的基石”。每天坚持运动,尽可能少地摄取不健康的食品,保持身体健康是最能提高我们的整体精力和专注力水平的方法。
第十一,“那个时机永远是现在”。虽然这些法则是精英人士都在用的深度工作法,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以上说到的十条都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可以用来借鉴的,他们可以引导我们怎样用属于自己每天的1440分钟来有思想、有目标的规划好我们自己的人生。不求有多么大的成功,但至少可以让自己有一个不平庸和满意的人生。
在这本书的附录里,20个管理时间和提高生产率的方法中有一条触动了我敏感的心,“完成要比完美好”。作者说:”软件开发者经常说:“产品的发布比完美的产品更好。”并且,一旦1.0版本的软件上市,之后很快就会有1.1、1.2版本等来修复初始版本中不可避免的漏洞。作为一个作家,不断地打磨作品对我来说不是难事......我总是有新的想法、素材、更好的措辞,但相比作品永远不为人知,不完美地发表总是更好。”
那么,我呢,我不由得深深地反省了自己。在简书里默默地写作差一个星期就是四个月了,共写了壹拾叁万六千多字的随笔练习,其中有心情、情绪日记、有影评、书评、有旅游游记、感悟等,每天都有写,除非是特殊情况没办法写。但是从来没有在简书里发布过。虽然练习的本意也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练笔的方式,但是我其实深知自己是一个内心羞涩且又要求完美的人,我是很难跨出把自己写的东西展现出来这一步的。我总是在想:等我把文笔练好一点再说,等我再多读点书再说,等我再多学习和掌握一些好的写作技巧再说,我还有好多经历过的事情要写,还有好多内心里的话要说,不着急,等我做好充分的准备再来发布也不晚,如此等等。但是这句“相比作品永远不为人知,不完美地发表总是更好”点醒了我,我终于决定迈出我的第一步,公布我的第一篇文章。
“完成要比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