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对“懒”爸妈,养出省心娃》之13

逻辑后果问题和自然后果问题是有分界线的,比如孩子三岁以前什么都不会做,很正常。要求五六岁的孩子承担全部责任,也不现实。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就要看他犯错是不是故意的,是否有能力承担后果。

如果很难判断孩子在某个年龄段该不该承担后果,有一个标准,就是看孩子是不是故意的。孩子无意中造成后果,父母只能帮他承担赔偿责任,故意去影响别人,才是我们家长该管的。

孩子的秩序感跟我们成年人是不一样的,比方杯子放在桌子上,我们会觉得乱,但孩子就会觉得有秩序的样子,如果拿你的秩序感去改变孩子,孩子就不爽。如果你让这个杯子在桌上放几天,再偷偷把杯子拿下来,他一点问题都没有。

孩子每个问题背后都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需求或困惑问题。逻辑后果问题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惩罚,二是逻辑后果变成自然后果,让孩子自行承担。比如玩秋千,让他在后面排队等待的过程当中,让他体会别人不愿意下来,他不得不额外等待的焦虑。其实孩子比家长更会审时度势,如果父母规则清楚,想法分明,孩子很快会调整自己行为。

给孩子一定的权利和责任,让他享受好结果带来了好处,也承担结果带来的问题,长此以往,孩子就能把控自己行为的边界。

孩子的每个阶段要有底线,比方说作者的家庭,在孩子3~8岁时有三个底线,过马路必须停下来等妈妈;上学必须要去,这是法律规定的;不能做让自己或别人流血的事情。

如果过马路违反了,那就只能拉着大人的手走路,再也没有跑的权利。先在安全的地方对孩子进行训练,让孩子随便跑,等要过小区的车道时,他要停下来。等走到转角处,要停下来等妈妈,让妈妈看得到他,因为孩子自己是没有这个意识的。如果被撞了,后果是我们不能承担的,所以我们对孩子要进行反复训练。

要让孩子有规则意识,我们要知道教育孩子的原则和能承受的最大代价。如果随着父母的心情,一会儿给孩子自由,一会儿又收缩,这种变化的边界,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机会主义者。孩子知道我们的边界也会更有安全感。给孩子设立的底线时,先问自己是不是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

找到3~5个底线(不能多)的关键是全家都要遵守的,并且真的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

有些孩子总咬指甲,要分析为什么,也可能是因为压力大。如果你不能解决压力,咬指甲这个问题就不能解决,除非给孩子找到另外一个释放压力的方法,比如通过孩子主动涂“苦指甲油”来解决。

注意孩子拖拉,往往分4种情况。一是不能让孩子的节奏按照家长的节奏那么快,不要老参照别人家的孩子。这就需要父母放慢自己的节奏,跟着孩子的节奏前进,如果看到孩子某一次速度很快,完成的也很好,就去表扬孩子,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第2点是对孩子来讲难度太高,真的做不到,比如难题。

第3点是孩子叛逆和父母对着干,这种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不是拖拉。

第4种是孩子性格慢,做事仔细、追求完美,那这就不是所谓的拖拉。

作者的儿子小时候总是丢橡皮,在狠狠批评他和买一大盒橡皮让他慢慢丢之间,作者选择了后者,不因此而反复破坏亲子关系,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

研究表明,说“不”的力量来自是,父母只有经常肯定孩子,偶尔说“不”才能起作用。要知道孩子的很多问题会随着成长而消失。减少需要处理的问题,减少父母纠错的频率,而把更多时间和关注放在孩子优点上,也能更有效的处理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夜莺2517阅读 127,760评论 1 9
  • 版本:ios 1.2.1 亮点: 1.app角标可以实时更新天气温度或选择空气质量,建议处女座就不要选了,不然老想...
    我就是沉沉阅读 6,959评论 1 6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05评论 28 53
  • 兔子虽然是枚小硕 但学校的硕士四人寝不够 就被分到了博士楼里 两人一间 在学校的最西边 靠山 兔子的室友身体不好 ...
    待业的兔子阅读 2,643评论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