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作者名称/(竞芳)
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千古名句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笔下,虽短短十四字,却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道尽了治学的真谛与读书的意义。当我们深入品读韩愈的《读书》一诗,更能从中窥见古人对知识的敬畏、对学问的执着,以及在求知路上不懈探索的精神。
二
韩愈一生,以文载道,以笔为剑,在文学与思想的领域披荆斩棘。他所处的时代,佛老思想盛行,儒学式微,然而他以复兴儒学为己任,力排众议,倡导古文运动。这种敢于担当,勇于革新的精神,正源于他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不懈追求。在《读书》中,虽未直接提及此名句,但字里行间都流淌着勤勉向学、不惧困苦的态度。
三
“书山有路勤为径”,强调了勤奋在学习中的关键作用。知识的山峰高耸入云,想要攀登到顶峰,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依靠勤奋,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稳步前行。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勤奋为舟,在书海中破浪前行。匡衡凿壁偷光,借邻家微弱的灯光刻苦读书,最终成为一代名相;车胤囊萤夜读,孙康映雪苦学,他们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勤奋的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学习,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在当代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只有保持勤奋学习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
“学海无涯苦作舟”,则道出了学习之路的漫长与艰辛。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我们在其中探索,难免会遇到重重困难与挑战,唯有以苦为舟,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在这片海洋中畅游。学习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枯燥的理论、复杂的公式、晦涩的文字,都可能让我们感到疲惫与迷茫。然而,正是这些困难与挑战,磨砺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正如韩愈在仕途不顺、屡遭贬谪的困境中,依然笔耕不辍,潜心治学,将苦难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五
在当今时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诗的意义愈发凸显。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我们获取知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信息过载、浮躁之风盛行等问题。许多人在海量的信息面前迷失方向,难以静下心来深入学习。此时,我们更需要铭记韩愈的教诲,以勤奋为指引,在知识的山峰上坚定前行;以吃苦为信念,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勇搏击。
六
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它不仅能让我们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更能塑造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韩愈的《读书》一诗,以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名句,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求知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学习的征程中砥砺前行,去追寻知识的光芒,实现人生的价值 。
作者简介:笔名,墨舞文韵,性别:女,自由职业者,当代青年文学爱好者,喜欢看阅读、写文码字,坚持品读学习,认真进行文学创作。面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心中充满激情,拿起笔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歌颂美好的生活;热爱诗歌、酷爱文艺、喜爱钻研文学和诗词、历史、国学、新传统文化等,依心写作,用情发声,喜欢用淡淡的唯美文字,书写心中的万丈柔情和一米阳光,不为所求,只想把创作当成奋斗的目标,喜欢在文字中寻找乐趣,用笔传播善良,用情感感悟故事。用一颗赤诚的心感知人间的真爱,用浪漫的情怀品味多彩的人生,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用指尖的舞蹈记载生命中的喜怒哀乐,喜欢用心感受生命、用灵魂说话,让空间传递那份真情与牵念,寻觅、发现并传播生命中的阳光,在文字里修行,将内心的风景化作成一座文字花园,用笔墨点缀生活,抒写心声,传递正能量,描绘心中各种世界,让笔墨渲染出一种独特的馨香,喜欢随性记录,用文字温心、用最好的文字,留存最美的时光。期待散文、诗歌能在各个平台发表。崇尚原创文字,以温润之姿抵达读者的内心,一起铭记这世间的感动与美好。创作的座右铭:读好书、会好友,与文字同行:勤学习、勤思考、勤写作,查字典,用自己心中所感悟的,所想象的创造出很多属于自己的文字作品。
我的品性:内心纯净美好、心中有爱、温婉善良、修心养性、陶治情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义阳光、保持热爱、努力上进、满怀善意、爱憎分明、明辨是非、自信、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热情,勤奋。为人处事的方式是以用心对待感情,因为内心是生命中最美的模样。向光而行,向善而生、向美而歌、向暖而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