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的菜价这么贵?工资却不高?

菜价贵那是房价涨不动引起的。我很希望那些坚定认为房价会涨的人能继续买入房产,并且加快买入房产。但是要命的是,他们似乎在观望或者无精打采的。货币多了,一定会向终端传导。最先,不是流向楼市就是流向股市。但是迟早会传导到物价。

现在蔬菜的价格已经不是一般的贵了。周末正好去了一趟超市和菜市场。价格真的看不得。年后才9块钱的彩椒,现在19元。货币超发另外一个是向企业传导。比如像京东,现在吵吵着要裁员了。亏都亏了那么多年了,再亏几年又何妨。但是大家没看到的,阿东看到了,京东的销售恐怕未必能支撑着今年能比去年少亏一些。实际上京东去年已经比前年亏出去一大截了。前年2017年,京东差点做平账本了。结果去年,2018年又大亏了(这个可以去看JD股票的公开资料)。而他要裁的一大批是京东快递,为啥,快递的单子没辣么多了。一个商品涨价5%,很多人是感觉不到的。但是它依旧会在最终数据上显示出来。他还要裁兄弟,其实是裁减部门,因为有些部门或许是不是存在没大意义了。他要把人用在其他地方,比如抢一块新的市场来做:旅游。转变是因为先前的饭碗不够吃了。他再不动手,到2020年的时候,报2019年的业绩,投资人会抛弃他了。

我不讲理论。什么M1,M2,CPI的,没大意义。每个人的成本高了,最具优势的部分会先行涨价,然后逐级传递。最终是议价能力最差的的,恰好最能感知高物价的痛苦。面对菜价,差不多人什么也做不了。除了买的少点。而正因为你买少一点,他买少一点,那蔬菜就只能更贵。因为掌握着批发价格的人,他能感知到这点,并及时做出调整:数量可以减少,盈利不能少。这和阿东感知的是一样的。而同样一个菜市场里卖菜的,昨天是那么些人卖,去年也是那么些人卖,不增不减的话。最终这个菜市场总的量下去10%,菜价就必须上去15%。这就是议价能力不同的人,最终能做的事情。

中国人民币元和日元在茅台酒上是最接近的一个品种。日元3888元,人民币2400元。还有人要收藏了等升值呢。没去过日本吧。

社会平均工资上涨水平受国民生产总值GDP增幅约束,部分高薪收入涨幅明显,但是多数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工资水平涨幅就差很多。如今GDP增速已经下降至7%以下,今后更多会保持在6%或以下水平,未来工资涨幅将更加缓慢。

社会平均工资上涨,更多是高收入人群的功劳。一位高管年薪百万,与十位年薪两万的工人一平均,就能个个年薪十万了。因此社会平均工资上涨并不能真实反应大多数人的工资涨幅,更多是看着上涨了。

对于绝大多数中低收入人群来说,都会感觉工资不高。一方面这是真实的感受,另一方面则是房价过高物价上涨的影响。即使月收入达到6000元,一看房价,不吃不喝20年也买不起一套房。买了房先把一半多的收入都还了房贷,自然就会捉襟见肘,认为自己很穷了。

此文章为财经三六原创!特此声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