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是成功唯一的途径”
“不奋斗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我们都听过很多很多这样的话,这宛如是在你身疲力乏的时候端上的一碗鸡汤,让你重新有力气继续出发。
努力固然没错,但努力的同时要去思考路子,思考方向,否则再怎么一往无前也只会是南辕北辙。
那么该怎么去行走才不会那么盲目呢?
♅ 这些方法让你的努力更加高效
『推销自己』,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绝不是夸夸其谈,而是将自己的专业,自己的观点向别人传达。
假如你擅长英语,在向上司表达了你的这项优势,说不定在某个对外贸易的机会,老板会就会突然想起你,你也可能会因此得到了一个宝贵的机会。
『走人少的路』,或许十年前人们从未想象到机器学习会如此兴盛,曾记得以前报志愿的时候土木机械还是专业中的“万金油”,但在今日看来也并未那么地吃香。
我们也很难估量,未来的某一天,如今无数投身于AI行业的从业人员会因为饱和而失去今天的竞争力。
走人少的路,并不意味着人径稀疏的道路一定充满机遇,但人群拥挤的大道一定充满着竞争,“独木桥”有风险,但说不定会因只有几个人走过去了,他们才无可取代。
『做有结果的事情』,这跟急功近利并不矛盾,结果指的是个人提升上的结果。只有你的努力能够看到脚印,才更加真实,未知的风险才可能降到最低。
♅ 这些东西值得你用一生去投资
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我们需要考量的因素,将风险程度将其简要划分:
高风险:努力 智商 学历
中风险:才华 爱好 地利
低风险:他人 伙伴 配偶 家族
☭ 高风险的事物积累到一定量就不会有质的变化
『努力』,一天24小时,如果工作15小时或许比工作10小时要努力的很多很多,但事实上结果往往不是成比例回报的,所以努力往往只要达到一定的量就行了,就像log函数一样,与其付出大量的时间来换取小幅度的变化,不如投资其他的因素更加立竿见影;
『智商』,有的人坚信智商高的人一定能很成功,于是浮夸的“天才培养计划”,“神童养成”就出现了,或许这些计划有其科学性,对于大脑的训练让他们的思维有很大的改变。
但如果说这些人的智商已经超越了人类的范畴,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就算可能,或许也无法让他们获取他们想要的“成功”,大脑需要锻炼,但绝不能盲目地追从这种很难重塑的东西。
『学历』,本科生大概率会比初中生找到好的工作,但博士生未必就一定能在职业发展上超越本科生。
学历是很多工作的门槛,但一旦跨越门槛,学历的作用将很难有决定性的作用。
无需盲目地去提升自己的学历,因为在提升学历的过程中时间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如果提升学历让你的职业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那适当的学历进阶也是很重要的。
☭ 中风险的事物往往是可以掌控的
『才华和爱好』,有些人认为才华和爱好不是重要的,但其实不然。
我们想要树立自己的标签,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的才华和爱好。
专业是你的业务能力,但才华和爱好才是有别于纯劳动者的特有的东西。
『地利』,可以理解为趋势机会,这对于职业发展也尤为重要,趋势是自己可以去追寻的,而机会也是可以争取的。
如今的年代,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并且愿意去争取机会,为自己争取到“地利”或许不难。
☭ 低风险的事物可以为事业助力,作用非常之大
我们或许会惊讶,努力和学历居然是高风险的事物,而依靠他人、伙伴、配偶和家族却是低风险的?
『他人』指的是推销自己,将自己介绍出去是增加自己机会的重要途径,或许拼尽全力的埋头苦干还不如有缘人的一句话引荐。
『伙伴和配偶』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你的圈子,我们容易想象,在你穷途末路的时候,在你迷茫的时候,在你在磨难中挣扎的时候,伙伴和配偶的鼓励或是开导是多么多么的重要。
与之相反,损友的一句话可能会直接将你引入歧途,配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家庭的高度和幸福感。
『家族』一个好的家族和家庭氛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但这又是可遇不可求的。
我们常说,精英的孩子往往都是精英,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孩子就一定生而不凡,而是因为精英对孩子的人格塑造,眼界开拓,专业培养起到的作用和引导是高效的,根深蒂固的。
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在职业发展中有很大的改变,实现弯道超车,就应该多做低、中风险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往往是多多益善的,而并非少做高风险的事情,高风险的事情是一定需要投资的,但往往瓶颈非常的明显,不可盲目追求极致。
文 小皮侯
图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