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每一次浪潮都会涌现一批新秀,在互联网兴盛的时期,一批批网红、直播带货主播应运而生。就连培训行业也更多地从线下发展到线上。
于我而言,没有尝试过的,都是远方。今晚打开简书,看到这一年的系统总结,还是让我有些吃惊的。
我从今年才开始写简书,只是断断续续的写了36篇不成文集的心得感受,但却有2869人次读过。全中国有着那么多爱学习喜欢写作的人,我的这几十篇文竟然能在简书排上了4万多位,而且就这点不足3万的字数都打败了97%的人。如果在全中国事业的成功、财富的排名而言,我恐怕是排在以亿为数的后面了。而对于写作的输出,这样的成绩也太让人感觉到有希望了!
突然想到了从前的农民,只能手工插秧耕田收稻谷,一天累坏了身体也做不了多少事。自从有了机械设备,几台机器就可以在一天内把全村人民的农活都做完了。效率提高,解放了劳动力,智能化让生产变得便捷高效,也让农民更轻松了。
从这点上,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农耕思维,勤勤恳恳的工作、讲课,而受众群体依然只有身边的几百人,能辐射的面积也只有身边方圆十几里。就如同过去农民纯手工的劳作一般,勤劳却不致富。
在互联网上输出,一份输出多个渠道,辐射面和影响力都在大大提高。
懂得使用“工具”,是一种进步。农耕思维亦有其好处,比如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内在的丰盈,敏锐的觉察力,诚实的输出,才能引起灵魂的共鸣和感染力。就像农耕一般,精耕细作才能出成果。两种模式相结合,探索一条新的路径,用文字触动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
只要方向是对的,坚持就会有成果。在书写时,内心越来越平和宁静,越来越多的在自我对话中深入的觉察到自己的困惑和破局,越来越清晰地听见内在的声音。这已是收获。
想要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写作是通往内心的桥梁,是知识的输出方式,是理清思路的关键。值得开心的是,我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