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画家村

我和先生现在住在北京六环外的小堡村,这里说起来是一个村庄,但其实它早已不是乡村了。

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宋庄是北京著名的画家村,宋庄的出名一开始是从小堡村开始的。因为最早那批成名的画家最早的落脚地就是这里。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这里聚集了上万的画家,还有作家、诗人、导演,搞音乐的,大凡是搞艺术的人都爱往这里扎。

其实对于宋庄我有一种猎奇心理,早就听说过宋庄,但一直没来过。四年前来这里拜访一个画家,才第一次来了宋庄。

我对宋庄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看起来就是一个城乡结合部,可能因为一直住在城市里的原因,怎么看这里怎么觉得土。

后来因为辞了职不想在城市住了,就想来农村找一处院子住,换一种心情。那时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往宋庄跑,开着车在小堡村的胡同里瞎转悠,转了一条胡同又一条胡同,看见谁家院子上贴着“出租”的条子,就赶紧打电话询问。

我们看的第一个院子是北街的一个院子,当时院子里住的是两个搞服装设计的女孩,看房那天她们不在家,房东开了门只让我们看了一下主房,两个卧室没有看。我不太喜欢这个院子,太破旧不说,厨房和厕所都在院子里,到了冬天根本没法住,而且院子也太小。

这里的院子很抢手,差不多出来一个院子很快就没了。

第二个院子在西街,那天正好开车路过,看见电线杆上房东的电话。这个院子是房东儿子的婚房,所以装修看起来还不错,房子也高,院子很方正,改造起来也不会太费事。当即我们就决定租下这个院子。后来经过了两个月的改造,拆了吊顶,露出了粗木的房梁,换了落地的门窗,一切都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设计的。

第三个院子是南街的一个院子,当时的房租比较便宜,不知是头脑发热还是怎么回事。我们又租了这个很破的院子,后来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都在装修。

刚搬过来的时候特别兴奋,有了一种别样的感受,精神一下子就放松了。村里很安静,关起院门几乎与世隔绝。我们把房子搞得很舒服,先生还给我弄了一整面墙的书架。呆在家里哪也不想去。

我喜欢早上在厨房里做早餐,每天吃早饭的时候都被阳光照着。

在这里,我们谁也不认识,接触最多的是我们的房东。西街的房东姓崔,南街的房东姓史,这是村里的两个大姓。

两个房东两个性格。老崔家性格开朗随和,他和他老婆总是笑盈盈的。老史家性格古板守旧,总是绷着一张脸,有时说起话来也不给人面子。

两个房东跟我们都是房前房后地住着。因为在西街住了两年多的时间,自然就跟老崔家更熟络。他有事没事地就会过来找我们聊聊天,有什么事了他也喜欢帮忙。我们出国时,他会帮我们喂猫、浇花。

胡同里的一排房都是他们家的,一共有五个院子,老崔两口子住一个院,他家二儿子住一个院子。其余的三个都出租。他儿子在村里的村委会上班,是个电工,他儿媳妇是燕郊的,偶尔会去周围的画廊上上班。

老崔有三个小孙女,有两个孙女是他大儿子的,一个小孙女是二儿子的。两个小一点的女孩经常会被放在爷爷奶奶家让他们带看,一个叫欣欣,一个叫二妮。

房东老史性格截然相反,特别怕麻烦,还事儿多。住他家的房子既不能在墙上钉钉子,也不能在他家门口停车,稍不注意停了车他就会给你车上贴张纸条骂你。老史家有个86岁的老爹,老史和他老婆见了他爹就像老鼠见了猫。爷俩长得很像,简直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只不过老头比儿子高出了大半头。

不过听人说,在村里住着还是得跟房东搞好关系,毕竟房子是人家的,就算你装修的再好,人家还是该轰你就轰你。

跟老崔家签了三年的合同,跟老史家签了五年。去年年底老崔家的合同到了期,房租一下子涨了差不多一倍,没办法,只好退了西街的院子搬到南街这边来住了。

南街的合同还有两年才到期,交房租时老史很不高兴,他说房租要涨,我们说合同签了五年,要涨也是按照合同来,老史拉着一张脸勉强接过了我们交的钱。后来碰上我们,还追跟我们说涨房租的事情,说哪天如果他老爹死了,房租就得涨,因为房子是他和他大哥的,他一个人做不了主。

虽然小堡村已经城市化了,但是老崔和老史还是保持着农村的生活习惯。他们几乎不出村,固守家园。有时看我们出国玩儿,他们特别不理解。老史就曾经问我出国有什么好,他说每天吃完饭跟他老伴儿出去遛个弯儿他就觉得像是旅行一样。

村里的红白事也让我特别开眼界。谁家结婚了娶媳妇了、办满月了,他们就会在马路中间搭上一个大红棚子,然后宴请村里的人大吃大喝三天。路过的车看到这种情况也只能绕着走。

小堡村这几年变化很大,越来越商业化,根本不像一个乡村。餐厅、咖啡厅、私人会所、酒吧比比皆是,还有书店、花店、服装店,当然最多的是画家的工作室和做画框的店。

房租也是水涨船高,院子的租金更是涨得厉害。很多画家承受不了高的房租就都搬走了,搬去了周边其他的村子或是搬去了燕郊,很多的广告公司、摄影公司、直播带货的工作室、刺青室、教古琴的就开始搬进来。不过他们也都大多呆不长,一般呆个一、两年就会换一拨。

村里很多人家都拆了自己家的院子盖起了两层的楼房,有的整座楼房做成了很多个公寓,出租给那些在通州上班的打工族。

我们在村里已经住了三年的时间,也越来越习惯这里的生活。这里的房子空间大不拥挤,住起来也相对安静。而且在这里生活也很方便,超市快递送餐什么都有。

我们没事几乎不进城,进了城办完事就总想着赶紧回到村里。我们也不知道能在这里住多久,反正现在我们已经把这里当成家了。

【无戒学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间过得真快,我已经在小堡村住了快三年了,这三年的日子过得既平静又知足,我也越来越喜欢这里的生活。 说起小堡村,从...
    达文溪阅读 1,134评论 0 1
  • 王疆原创连载小说,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作者微博:王疆截画道 第一章.北漂前夕 2007年6月我历经种...
    截画道文学阅读 382评论 0 4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96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0评论 0 1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3,365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