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做太多事情,尽量先做自己能负责到底的事情。

       这是最近一次反思的感悟,从大学进入职场,我想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路历程都是相似的。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心态的变化,都会让我们彻头彻底的与学生这个角色告别。大约工作一段时间,也许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想法诞生出来,想要在某方面有所进展,也想在另一个领域沉淀知识,一旦列出计划,就会发现想做的事情太多,而到了实际中却发现做到的事情很少。

       所以最近特别想分享的就是这样一句感悟,所谓的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会赢,其实是一个人靠谱程度的反应,但是如果想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做自己能负责到底的事情,如果不量力而行,只会给大家持续带来不靠谱的印象,自身能学习到的东西也很有限。

       那么,怎么判断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落实程度呢?有一个实用的标准,那就是经我们过的事情,别人什么都问不倒你。

       下面进入老环节,几张脑洞图送给大家。

       1.走到灯下会亮起的广告

经济学人的这张广告,有趣么?

       这张《经济学人》广告其实是我们之前讲过的环境互动,我们说万物皆画布,万物皆画笔。你会发现一些广告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只会在一时一地一情一景中能够被触发,就像之前的投射倒影广告,只有在太阳光合适的角度才能看到,湖边的镂空广告,只有在夕阳下才能显示出美妙的身影。灯泡有一个一张一合的过程,而这里的互动就是点亮灯泡,因为其本身具有引申寓意,所以如果还原它,我们会发现,要实现起这样的互动,会有几条共同的规律。比如需要有节奏的状态变化和寓意(往往是触发后的寓意),需要跟观众产生互动,需要有触发机制。

     2.用圆可以表示循环

这是一篇循环寓意代表性广告

        麦哲伦航海一圈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也为我们后来人用这句话来形容起点和终点的相连接提供了最有力的素材。我们仔细看会发现,圆的这个形状本身其实并不能形象的表达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原理,它必须要附着在一个立体的东西上才会有循环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一旦附着在了物品本身上,就有了圆的轨迹的含义。轨迹代表移动,而移动才有变化,变化本身是动的过程,而到了最后才发现终点才是起点,也就有了轨迹中的变与不变。什么东西还适合用这样的圈圈表达呢?比如踢猫效应。有变化,有轨迹,一个完整的链条循环,都可以用圆来表达。

     3.扶梯广告这样玩。

电梯广告的画布应用

       在讲正式广告之前,先跟大家科普一个常识,就是电梯上下侧的红色按钮,一般都是紧急停止按钮,当出现在电梯中摔跤或者倒下时,及时反应按下这个按钮,也许能够帮助到他人。

       扶梯的广告画布不像是直梯的电梯平面那么直接,而是隐藏在了上下的互动之中,在国内目前还只见过楼梯走道的广告,而扶梯电梯的广告我还没有见到过。这里的关键点就在于,所有的纵向的一面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画幅,而这幅巨大的画幅的关键点有三点,一是它在不断的上下循环滚动,就像是一条上下滚动的滚屏广告;二是在这张广告上人能看到的画幅有两个,没人的时候看到的是一整幅长画卷,有人的时候只能看到人的视线范围内的一小幅画幅;三是电梯的上和下其实是两个不同的画面,上的过程可以描述上升的过程,比如爬山,爬楼,下的过程可以用来描述下降的过程,潜水,跳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无论是自己还是周围的人都没以为会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学吧^O^。 在大多数南方人的心中,东北是冬天坐在炕...
    石古水远阅读 218评论 0 0
  • 最近在学Python,偶然发现Scala也可以用来写脚本(Script)。 众所周知,Scala是基于Java的,...
    IZUMO阅读 2,263评论 5 0
  • 2017年12月21日 晴 星期四 亲子日记第88篇 这封检讨书不是儿子写的,不是女儿写的,是我这当妈的写的! 原...
    敏文妈咪阅读 644评论 1 0
  • 关注蒋勋的书是从关注他对柬埔寨的吴哥窟的美学讲解视频开始的。他对吴哥之美的娓娓道来让我不知不觉的沉浸在其中。后来我...
    绿洲玫瑰阅读 882评论 0 11